杭州上城清波街道專門請來了民間“投標員”


在大多數人看來,招投標是一種商品交易行為,一般發生在某些工程項目的承包與設備采購過程中,在公平、公開和公正的前提下,講究的是經濟效益最大化。而在上城區清波街道卻有這樣一批“投標員”,他們不僅對項目質量要求很高,同時還很講究“以人為本”。
原來,清波街道為了進一步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破解社區工作中一些“老大難”問題,切實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于近日在上城區范圍內率先開展了社區民生項目立項申報工作。據清波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項目申報過程中,為了提高可操作性,街道為居民搭建了多個建言獻策的平臺。“我們特別組建了街道、社區兩級聯動工作小組,指導社區調查摸底,并制作了民生立項工作指南、設立了專門的民生項目征集板塊,便于征集居民意見和建議。”該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本次申報的民生項目以“總項目把關、子項目實施”為原則,內容涵蓋社區建設、民生保障、環境改善、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等多個領域,其中不少子項目是由居民親自“把關”審閱設計的。如清波門社區作為該街道唯一的省級綠色社區,環保工作基礎扎實,居民環保觀念強。當社區確立以滿足居民訴求為宗旨的“民生(聲)驛站”總項目后,居民們就紛紛提議設立生態文明建設子項目,以便不斷開展好社區郭婆井水資源保護工程、環保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垃圾分類及利樂包循環利用設計制作比賽等環保特色活動。
除了廣納居民良策外,在民生項目初定后,各社區還分別舉行了一場民間“投標會”,通過項目展示與說明,邀請居民投票評議最可行的民生項目。正是有了居民的議標、評標和選標,使得各社區中標的民生項目既兼顧了社區特色,又凸顯了“人性化”:如柳翠井巷社區結合“微笑志愿服務”和“溫馨幫扶”兩大特色,將南宋御街的御文化特色融入社區民生項目建設中;勞動路社區緊扣“居民事務服務中心”建設,致力打造全方位的服務項目;清河坊社區確立了“人文、成長、河坊、陽光”四大理念,旨在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定安路社區則以“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聯系”為基礎,確立了小區域大黨建的服務項目。
為了不斷完善“中標”項目的具體操作細節和步驟,街道還邀請了上城區相關職能部門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有關老師對“中標”的民生項目進行評審,經打分評定確定最終實施方案。據悉,所有“中標”項目將在接下去的1-3年內落實解決。
最新資訊
- 招標師備受重視之因素2018-10-26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市場經濟的概念和特點2018-09-18
- 2018招標師法律法規輔導;按競爭方式劃分的市場2018-09-18
- 國家財政部令第87號: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2018-08-21
- 老師談:怎樣做一個完美的招標師從業者2018-08-03
- 述說注冊招標師具體做什么?2018-06-27
- 招標師和二級建造師哪個更難考?含金量?2018-06-12
- 招標師一些必須知道的常識2018-06-07
- 招標師如何寫招標方案?2018-06-04
- 如何正確對待招標師職業資格取消風波?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