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級經濟基礎》預習輔導:第七章(5)


第二節、價格總水平
一、價格總水平的含義和度量
1、含義:價格總水平也叫一般價格水平,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各類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狀態的平均或綜合,一般用價格指數來度量。
2、世界各國度量價格總水平的方法:編制各種價格指數和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
3、價格指數就是用來反映報告期與基期相比商品價格水平的變化趨勢和變化程度的相對數。反映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叫做價格總指數,一般稱為價格指數。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是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作為度量價格總水平的主要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通貨膨脹率就是不同時期的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的百分比。)。
二、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因素
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因素包括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總產出、總需求和總供給
(一)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和總產出
1、價格總水平與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和總產出的關系式
MV=PT(費雪方程式),或:P=MV/T
M-------代表一定時期內貨幣的供給數量,
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
P-------代表價格總水平,
T-------代表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
P的值取決于M V和T三個因素的相互關系,在這三個因素中,M是一個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決定的,V在一定時期相對穩定,T的增長也相對穩定,所以價格的變動主要取決于M的變動。
2、運用微分方法推導,可以得出價格總水平的決定方程:
----代表價格總水平變動率或通貨膨脹率
m-----代表貨幣供給量的變動率
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變動率
y-----代表GDP的變動率
3、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成正比,而與總產出的變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貨幣供給量增長,價格總水平一般會趨于上升;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總產出增長,價格總水平一般會趨于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貨幣流通速度加快,就會促使價格總水平上漲。
(二)總需求和總供給
1、一般來說,價格總水平和總需求成反方向變動,當價格總水平下降時,總需求擴大;當價格總水平上升時,總需求減少。
2、從長期來看,總供給變動與價格總水平無關,不論價格總水平如何變化,總產出不變。
從短期來看,價格總水平和總供給成同方向變動,當價格總水平上升時,總供給擴大;當價格總水平下降時,總供給減少。
3、價格總水平是由總需求和總供給共同決定的。如果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的增長,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總需求增長慢于總供給的增長,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例題7---07年多選】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主要因素有( )。
A.貨幣供給量
B.貨幣流通速度
C.總需求和總供給
D.產業結構
E.總產出
【答案】ABCE
環球網校2011年經濟師考試網絡輔導熱招中 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