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供應鏈系統在管理軟件大潮中脫穎而出(二)


一個系統要做到準確的解決企業內部的集成、供應、銷售,在企業內部實現銷售部門、生產部門、計劃部門、采購部門、供應部門的信息共享,才能降低企業內部的成本。”陳公杰娓娓向記者講述了他對scm的見解。
首先,物流配送中心的設置。配送中心設定的位置決定了公司對市場的響應速度,一個公司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來滿足市場的需求。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什么地方建立配送中心最合適,既能降低運輸成本,還可以有很好的客戶群體。任何一個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不會是憑空想象在某個地方建立配送中心的,因為企業建立配送中心的同時,很多的成本就已經固化了。所以,企業需要一個規劃、設計合理的供應鏈網絡。
第二,設計運輸路線。在中國,商家都在打價格戰,價格是個敏感的話題。當產品利潤逐步縮小時,運輸成本同樣會決定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如果把配送路線進行細化,我們會發現,以前被人們稱為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的運輸,竟然可以為公司提升很多的價值。
傳統的配送方式是端到端的運輸,從a到b,一卡車送過去,最后空車返回。但聰明的方法可以把貨物的運輸變成一個交換機的形式,中間有一個中轉站,最后再完成貨物的運輸。如果運輸規劃的好,應該是一車貨物送出去,一車貨物運回來,中間沒有一點兒浪費。
在中國路況非常復雜的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一個非常直觀的基于地圖、基于數據的供應鏈系統,找到最好的執行方式。同時可以計算出從不同位置配送貨物,以及不同的路況下產生的不同成本,并能根據不同的路線設計,設置不同的解決方案。
第三,有序的倉庫管理。現在很多公司自己沒有倉庫,而是把這部分外包給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怎么才能相對更加有競爭力,價格是很重要的環節。
倉庫管理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貨物入庫擺放和貨物的出庫。更多的時候我們習慣于哪個地方有空隙就放在哪個地方,這樣導致的結果是貨物碼放零亂,最后找不到放在哪了。通常最早入庫的產品是放在最里面的,出庫的時候還要人工把最里面的貨物搬運出來,既要花費人工,又要浪費時間。有時候也可能是為了省事,出庫時搬運擺放最近的產品,沒有遵循最早入庫最先出庫的原則,貨物因為存放時間過長而造成損失。
其實,倉庫管理是一個非常智能的管理系統,傳統的倉庫管理是和人打交道,人決定貨物的擺放位置,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習慣也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由供應鏈系統決定貨物入庫時的擺放,以及出庫的順序。系統自動設定貨物的擺放位置,擺放錯誤時系統會發出警告,同時可以轉變成語音操作指令,不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預。
最后,陳公杰提出了scm市場的問題,“scm市場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但現在依然處于培育階段。比如協同工作,要求多方合作,并共享信息,坦率的講由于文化背景的關系,合作雙方缺少信任,這樣勢必會影響供應鏈產生的效益。但合作雙方通過協作,共享資源可以減少浪費。其實,ssa global的很多客戶甚至可以買供應鏈系統給他的合作方用,表面上看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實際上,合作的一方效率提高了,可以及時的反饋給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共享資源才能加大競爭優勢。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