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結構(一)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近幾年,物流在工業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農業中的應用還是一個新的課題,值得探討。
與農業生產物流相比,農業銷售物流,即農產品物流顯得更為重要,因為當前農業市場的競爭主要集中在農產品的銷售方面。而農產品物流中最關鍵問題在于配送。從我國農產品配送的現狀來看,農產品本著渠道混亂,配送過程浪費大、配送時間長、成本高、效率低是當前的主要問題。因此,在必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能形成大流通、大市場格局的配送網絡,以規范物流渠道,實現農產品快速配送的管理體系。
2.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的網絡結構
為農產品建立布局科學的物流配送網絡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要求,更是實現農產品快速配送的重要保證。目前,物流配送的網絡體系主要有多級多層次網絡體系、兩級或雙層次網絡體系以及單層次網絡體系等三種。其中多級多層次的網絡體系覆蓋面廣,便于靈活調度,快速反應,這種網絡體系代表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體系系統的發展方向。
2.1 建立跨地區配送中心網絡
在配送網絡的建設中需要有一個對生產和銷售起溝通連接作用的物流配送組織和載體。即配送中心。對于農產品物流,跨地區間配送中心的建立銜接了農村與城市、城市與城市間農產品的配送。農村與城市之間具有多級多層次的結構特點,在農產品物流跨地區配送網絡的設計中采用多級多層次網絡體系結構,有利于實現農產品配送的靈活調度和快速反應。該網絡體系結構。
跨地區配送中心網絡由中央調配中心,省、市城市配送中心,地、縣級配送中心構筑而成,其中中央調配中心處于主導地位,省、市城市配送中心處于被輻射地位,而地、縣級配送中心則是網絡系統的基礎結構。
2.2 建立地區內、城區內配送網絡
地區內、城市內的配送網絡是單層次的平面網絡,如圖2所示,在城區內,由配送中心完成采購定貨、驗收入庫、儲存保管、分揀、加工、補貨、配貨、配裝等一系列的配送活動,百后向目標客戶運輸、交貨。此范圍內的本著一般以汽車短途運輸為主,配送的客戶群是超市、便利店、分銷店、大客戶等。
真正的物流網絡,應該是電子化物流網絡和實體化物流網絡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發揮網絡的最大效益。因此,以上物流配送網絡的節點也是信息網絡的節點,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動都是雙向的,不僅如此,信息網絡還應該與交通運輸、銀行、海關、稅務等部門連接起來,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合作。
3.農產品物流配送管理體系結構
實現農產品物流快速配送,還需解決管理方面和技術方面的問題。管理方面可采用集約型物流配送管理模式;技術方面則廣泛使用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網絡技術、物流智能化技術等先進的技術支持系統。
3.1 構建農產品物流配送管理體系結構模型
農產品物流配送采用集約型物流配送管理模式,其體系結構模型如圖3所示。該模型強調各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和聯盟,追求各企業、各部門整體利益最優,要求他們服從整體調配、協調運作。系統在中央調配中心建立統一的中央計算機信息系統,在各區域配送中心設立子調配中心和信息管理系統。該管理系統在基于WEB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具有戰略性采購管理、智能決策管理以及農產品物流資源管理等管理功能。
以水果物流在城區的配送為例,說明水果物流快速配送的流程。圖2所示,若配送中心A、B、C同時接到配送文藝工作者請求,分別來自于1,2,……,9,這個9個配送請求要求送貨的時間點不一樣。這些信息進入計算機信息系統后,計算機系統根據運輸路線、運輸的產品、數量、時間等,計算配送成本最低時的最佳配載組合、最佳配載路線以及完成任務的配送中心的選擇,然后分別向指定配送中心發出配送請求;配送中心根據接收到的配送指令,按農產品配送的種類、數量、時間路線等要求,分別完成備貨、分揀、配載、運輸等配送業務,其物流與信息流程。
最新資訊
- 2017年物流師三級物流技術的具體內容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系統的界定復習2017-05-03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系統物流組織形式與機構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組織機構發展概況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我國商業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出路復習2017-05-02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環節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品流通渠道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信息系統的評價標準復習2017-04-27
- 2017年物流師三級商業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建立復習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