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輔導:市場失靈的含義和類型


1,資源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
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如果居民和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分別實現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并且在此基礎上,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養市場既不存在過剩,也不存在短缺,取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有相等時,經濟就處于一般均衡狀態或瓦爾拉斯均衡狀態。
當經濟處于一般均衡狀態時,資源便實現了最優配置。
資源實現最優配置的標準時,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壞。即不存在“帕累托改進”。所以,帕累托最優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帕累托最優狀態又被稱作經濟效率。滿足帕累托最優狀態就是具有經濟效率的,而不滿足帕累托最優狀態就是缺乏經濟效率的。
2,市場失靈的含義
市場機制在很多場合不能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就會出現所謂的“市場失靈”。簡單地說,市場失靈,就是指由于市場機制不能充分地發揮作用而導致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資源配置失當的情況。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
3,壟斷與市場失靈
只有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才是最低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競爭市場只是一種理論假設。大部分產品都是處于不完全競爭市場。在這些不完全竟爭市場上,生產者不再是完全的價格拉受著。生產者生產的產量不是最大的產量,市場價格也不是最低的價格。壟斷企業的產量就會低于社會的最優產量,而它所定的價格卻會高于市場均衡價格,使消費者的剩余減少而生產者的剩余增加,社會福利受到損害。
由于不完全竟爭市場的廣泛存在,市場機制就很難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資源就不可能實現最優配置。
4,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外部性或外部影響,是指某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造成了影響,但卻沒有為此付出代價或得到收益。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兩種。根據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外部性可以分為生產的外部性和消費者的外部性。
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來說,生產者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出水平就會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即使是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響,整個經濟的資源配置也不可能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而在外部不經濟情況下,往往出現產品供給過多,超過了帕累托最優所要求的產量水平。
5,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
所謂公共物品,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對應的。私人物品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競爭性,二是排他性,可以說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商品就叫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點:第一非競爭性,第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這些基本特征決定了在絕大多數的公共物品消費中必然經常出現“搭便車”現象。
可以將公共物品分為兩大類,即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純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竟爭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認為,國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純粹公共物品。純公共物品一般通過納稅間接購買而被動消費,消費時無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準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物品。準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擁擠性。公共物品部分間接購買部分直接可以部分的分割。準公共物品很多,典型的如教育、醫療衛生、收費公路等。
消費者表明的對公共品的需求曲線一般低于其實際水平,因此無法加總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消費者支付的數量將無法彌補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最終導致的是市場產量將低于最優產量。
6,信息不對稱與市場失靈
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上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樣的一種情況。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考點匯總2019-11-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考點匯總2019-10-17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金融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建筑經濟》考點匯總2019-10-15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考點匯總(10月12日更新)2019-10-12
- 2019年初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匯總2019-10-10
- 2019年經濟師考試這12個公式必備!2019-09-10
- 2019年全國經濟師考試教材正式出版!2019-07-09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匯總2019-04-25
- 2019年經濟師考試備考必背公式集合三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