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審計師考試復習材料:總論(3)


第三節 審計分類
一.按審計主體分類
審計的主體是指執行審計的專職機構或專職人員,即審計活動的執行者。按審計主體,可以將審計劃分為國家審計、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
1.國家審計
國家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所實施的審計。
我國的國家審計機關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個層次,它們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家財政金融機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控股的股份公司以及其他擁有國有資產的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進行審計監督。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監督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國家審計的主要特點是法定性和強制性;獨立性;綜合性和宏觀性。
例題:(2006年試題)
與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相比,國家審計的特點有:
A .法定性 B .內向性
C .及時性 D .強制性
E .有償性
答案:AD
國家審計的主要特點是法定性和強制性,擁有和管理國有資產的單位都必須依法接受國家審計的監督。
2.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指由部門和單位內部設置的審計機構或專職審計人員對本部門、本單位及其下屬單位進行的審計。它包括部門內部審計和單位內部審計。
部門內部審計是指由政府各部門或企業主管部門設置的審計機構或專職審計人員,對本部門及其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所進行的審計。
單位內部審計是指由企業、事業單位設置的審計機構或專職審計人員,對本單位范圍內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所進行的審計。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其內部審計工作應當接受國家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內部審計的特點是內向性、廣泛性、及時性。
例題:
與國家審計相比.內部審計的特點有:
A.及時性 B.內向性
C.法定性 D.強制性
E.有償性
答案:AB
3.社會審計
社會審計也稱民間審計,是指由依法成立的社會審計組織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所實施的審計。社會審計組織主要是經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審核批準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
社會審計組織根據承辦業務雙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及其有關資料進行獨立審查和鑒證,并出具審計報告,或者承辦客戶有關注冊資金的驗證、代理企業的納稅申報、提供會計及管理咨詢服務等業務。依照有關法律和國務院的規定,社會審計組織在業務上主要應當接受行業協會的指導和管理。社會審計機構審計的單位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審計機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有權對該社會審計機構出具的相關審計報告進行核查。
社會審計的特點是獨立性、委托性和有償性。
二.按審計的內容分類
按審計的內容,可以將審計劃分為財政財務審計、財經法紀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
(1)財政財務審計。財政財務審計是指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活動進行的審計,其目的在于檢查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借以保護國有資產(資本)的安全完整,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并促進加強財政和財務管理。
①財政審計
財政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對本級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和下級政府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決算,以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所進行的審計監督。
②財務審計
財務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對各級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所進行的審計監督。
(2)財經法紀審計
財經法紀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和內部審計機構對某單位嚴重違反財經法紀的行為所進行的專案審計。對被審計單位一般的經濟錯弊行為,通常可在財政財務審計中進行審查和提出審計意見,但對金額較大、情節嚴重,致使國有資產遭受嚴重損失,以及嚴重危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或對社會風氣造成惡劣影響的違反財經法紀的行為,則必須專門立案進行審計。這種需專門立案進行審計的項目,就屬于財經法紀審計。
(3)經濟效益審計
經濟效益審計是指由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或經濟活動的效益性所進行的審計。其目的在于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對實現經濟效益的程度和途徑作出評價,借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注意:
經濟效益審計與由統計、財會或其他管理部門所進行的經濟活動分析與檢查,在性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種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評價活動,而后者則是有關部門結合各自業務工作所進行的一種管理活動,二者在目的和程序上也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三.按審計的范圍分類
按實施審計的范圍,可以將審計劃分為全部審計和局部審計。
(1)全部審計
全部審計是指對被審計單位審計期內的全部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計。
特點:審查詳細徹底,容易查出問題,有利于促進被審計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不足:審計的工作量大,費時費力,審計成本較高。
適用范圍:一般僅適用于規模較小、業務量較少,或內部控制系統極不健全、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
(2)局部審計
局部審計是指對被審計單位審計期內的部分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計。
特點:范圍小,審查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省時省力,審計成本較低。
不足:審計覆蓋面有限,較容易遺漏問題。
全部審計不同于詳細審計,局部審計也不同于抽樣審計。詳細審計和抽樣審計均屬于一種審計方法,分別稱為詳查法和抽查法,而全部審計和局部審計則均是一種審計的類別。
例題:
根據實施審計的范圍不同。可以將審計劃分為:
A.詳細審計和抽樣審計
B.全部審計和局部審計
C.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
D.委托審計和授權審計
E.就地審計和報送審計
答案:B
例題:(2006年試題)
全部審計是指對審計項目涉及的所有憑證、賬冊、報表等資料按照記賬順序進行審查。
答案:×
應該是詳細審計。
四.按審計的時間分類
1.按實施審計的時間,可以將審計劃分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
(1)事前審計
事前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業務發生之前所進行的審計。
(2)事中審計
事中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業務執行過程中所進行的審計。
(3)事后審計
事后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在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業務完成之后所進行的審計。
2.按實施審計的周期分類
可以將審計劃分為定期審計和不定期審計。
(1)定期審計
定期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按照預先規定的周期進行的審計。審查的對象主要是單位的財務報表和決算資料等。實行定期審計,有利于審計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
(2)不定期審計
不定期審計是指審計機構沒有預先確定周期,而是根據特殊需要臨時安排的審計。
3.按審計是否為初次實施,可以將審計劃分為初次審計、繼續審計和后續審計。
(1)初次審計
初次審計是指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第一次進行的審計。
(2)繼續審計
繼續審計是指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初次審計以后的各年度所進行的歷次審計。
(3)后續審計
后續審計是指審計機構對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的情況所進行的追蹤審計。
例題:在下列關于審計機關后續審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后續審計就是定期審計
B.后續審計就是繼續審計
C.后續審計就是報送審計
D.后續審計是對審計決定執行情況進行的追蹤審計
答案:D
五.按執行審計的地點分類
按執行審計的地點,可以將審計劃分為就地審計和報送審計。
1.就地審計。就地審計是指由審計機構派出審計小組或審計人員到被審計單位所在地進行的審計。
2.報送審計。報送審計也稱送達審計,是指被審計單位按照審計機關的要求,將需要審查的全部資料,按時送交審計機關所進行的審計。
例題:(2006年試題)
被審計單位按照審計機關的要求,將需要審查的全部資料按時送交審計機關所進行的審計是:
A .就地審計 B .報送審計
C .定期審計 D .詳細審計
答案: B
六.按審計的組織方式分類
按審計的組織方式,可以將審計劃分為授權審計和委托審計。
1.授權審計。授權審計是指國家審計的上級審計機關將其職責范圍內的一些審計事項,授權下級審計機關實施。
授權審計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是授權審計的雙方當事人都必須是審計機關,并且存在業務領導關系;
二是授權審計的事項只能是授權的上級審計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不能超越自己的權限進行授權;三是授權審計的事項必須是法律允許的事項,對法律明確規定只能由某級審計機關進行審計的事項,則不能授權下級審計機關進行審計。
2.委托審計。委托審計是指審計機關將其審計范圍內的審計事項委托給另一審計機構去辦理的行為。這種審計在實踐中分為兩類:一類是沒有隸屬關系的審計機關之間的委托,這種委托可以是辦理某一審計事項,也可以是辦理與審計事項有關的調查或核實等;另一類是審計機關將其審計范圍內的審計事項委托給內部審計機構或社會審計組織辦理,但該審計事項須經審計機關審定并出具審計報告和作出審計決定。
例題:下級審計機關對上級審計機關授權的審計項目實施審計后.應提出審計意見和作出審計決定。
答案:√
最新資訊
- 2020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大綱匯總(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審計師教材變化匯總(6.27更新完畢)2019-06-27
- 審計師行業動態:邢臺市審計局按需施教加強審計干部培訓2019-04-24
- 2019年審計師考試四個階段通關攻略2019-02-28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目標和職能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財管含義和內容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管理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非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2018-01-24
- 2018年審計師《企業財務管理》精選筆記利潤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