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已開設雙碳相關專業
當今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成為各個國家無法避開的重要議題。在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我國的各個產業都開始了自我革新,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擴大。
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面臨存量高、時間緊等壓力。例如,我國碳達峰峰值將超過百億噸二氧化碳,且僅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從達峰到中和的過程。“雙碳”目標催生專業人才需求,我國亟需大量復合型交叉創新的“雙碳”專業人才。根據招聘網站數據,2022年上半年發布的新職位中碳中和相關職位同比上升了800%以上。
2022年7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了關于21個國家職業技能的通知,其中第11項就是關于碳排放管理員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包括碳排放管理員、碳排放監測員、碳排放核算員、碳排放核查員、碳排放交易員、碳排放咨詢員、民航碳排放管理員七個。
隨著全球對碳排放的重視,碳排放管理員前景將更為廣闊。想報考碳排放管理員的考生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會提醒您碳排放管理員考試時間。如果您還有相關疑問,可以點擊此處了解>>>碳排放管理員報考指南。
環球網校為備考碳排放管理員的考生,準備了免費課程,點擊此處免費獲取<<<<<“2023年碳排放管理員零基礎試聽體驗課
有相關機構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的雙碳人才約在55-100萬之間,各個高校也紛紛響應開始培養雙碳人才。教育部也發布了《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方案中指出,要加快緊缺人才的培養,加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相關人才培養;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學資源建設,加快儲能和氫能相關學科專業建設。
其中西南石油大學2022年新增了儲能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工程等專業。早在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申請增設的全國第一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批準,根據相關儲能技術聯盟統計,全國目前有40所學校設有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除了最早設立該專業的西安交通大學以外,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不少“雙一流”高校在近兩年設置了該專業。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碳儲科學與工程、氫能科學與工程、可持續能源等新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其中碳儲科學與工程專業在2022年秋季在重慶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四所高校招生。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的“碳經濟”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也在今年獲批。
教育部也表示,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鼓勵高校加快新能源、儲能、氫能、碳減排、碳市場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建設一批雙碳領域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和示范性能源學院,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加快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2022年3月28日上線的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里專門設置了碳中和專題,并且上線了清華大學開課的《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一直在持續更新。除此之外,還有《生態文明》等精品課程,累計有13萬人次的學習。
可以看出,在雙碳領域的缺人現象是十分明顯的,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永續發展,能源結構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碳中和領域內各行各業將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把節能減碳作為一項終身事業,去碳中和天地里創造價值,實現個人價值將是偉大且光榮的!
以上就是環球網校編輯整理的高校已開設雙碳相關專業相關內容。更多碳排放管理員考試行業動態資料、報考指南等相關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雙辦部署全國碳市場建設:2030年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自愿減排市場,助力“雙碳”目標2025-08-27
- 碳排放管理員行業資訊:我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2024-10-09
- 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 “碳達峰十大行動”取得積極成效2024-09-24
- 穩步推進自愿碳市場建設2024-09-18
- 零碳“十四冬”給出大型活動碳中和內蒙古方案2024-09-05
-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發布,支撐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2024-08-29
- 西藏首家“碳中和運營網點”在山南揭牌2024-08-29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的通知2024-08-06
- 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獲得衛星數據支撐 減污降碳再添利器2024-07-31
- 新能源產業調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到底需要多少新能源?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