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碳排放量計算公式


ipcc碳排放量計算公式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縮寫IPCC)是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于1988年聯合建立的政府間機構。
該機構主要任務是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的現狀,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可能對策進行評估。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艾伯特·戈爾分享了諾貝爾和平獎。
碳排放系數是指每一種能源燃燒或使用過程中單位能源所產生的碳排放數量。一般在使用過程中,根據IPCC的假定,可以認為某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是不變的。
目前,碳核算主要有三種方式:排放因子法、質量平衡法、實測法。
1、排放因子法是適用范圍最廣、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碳核算辦法,該方法適用于國家、省份等較為宏觀的核算層面;
根據IPCC提供的碳核算基本方程:溫室氣體(GHG)排放=活動數據(AD)×排放因子(EF)
其中,AD是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或消費活動的活動量,如每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石灰石原料的消耗量、凈購入的電量、凈購入的蒸汽量等。
EF是與活動水平數據對應的系數,包括單位熱值含碳量或元素碳含量、氧化率等,表征單位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系數。EF既可以直接采用IPCC、美國環境保護署、歐洲環境機構等提供的已知數據,也可以基于代表性的測量數據來推算。
我國已經基于實際情況設置了國家參數,例如《工業其他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的附錄二提供了常見化石燃料特性參數缺省值數據。
2、質量平衡法可以根據每年用于國家生產生活的新化學物質和設備,計算為滿足新設備能力或替換去除氣體而消耗的新化學物質份額;
對于二氧化碳而言,在碳質量平衡法下,碳排放由輸入碳含量減去非二氧化碳的碳輸出量得到:
二氧化碳(CO2)排放=(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產品產出量×產品含碳量-廢物輸出量×廢物含碳量)×44/12
其中,是碳轉換成CO2的轉換系數(即CO2/C的相對原子質量)。
3、實測法基于排放源實測基礎數據,匯總得到相關碳排放量,包括兩種實測方法,即現場測量和非現場測量。
實測法基于排放源實測基礎數據,匯總得到相關碳排放量。這里又包括兩種實測方法,即現場測量和非現場測量。
現場測量一般是在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 (CEMS)中搭載碳排放監測模塊,通過連續監測濃度和流速直接測量其排放量;非現場測量是通過采集樣品送到有關監測部門,利用專門的檢測設備和技術進行定量分析。二者相比,由于非現場實測時采樣氣體會發生吸附反映、解離等問題,現場測量的準確性要明顯高于非現場測量。
碳排放管理員報考條件
碳排放管理員目前有三級和四級考試,詳細條件如下:
四級(以下具備其一即可):
① 中職(含在讀)及以上學歷;②累計從事相關工作3年及以上
三級(以下具備其一即可):
① 本科(不含在讀)及以上學歷;②取得四級證書后從事相關工作滿1年
想要參加考試的考生們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會短信通知您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等信息。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回答。更多碳排放管理員考試行業動態資料、報考指南等相關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雙辦部署全國碳市場建設:2030年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自愿減排市場,助力“雙碳”目標2025-08-27
- 碳排放管理員行業資訊:我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2024-10-09
- 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 “碳達峰十大行動”取得積極成效2024-09-24
- 穩步推進自愿碳市場建設2024-09-18
- 零碳“十四冬”給出大型活動碳中和內蒙古方案2024-09-05
-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發布,支撐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2024-08-29
- 西藏首家“碳中和運營網點”在山南揭牌2024-08-29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的通知2024-08-06
- 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獲得衛星數據支撐 減污降碳再添利器2024-07-31
- 新能源產業調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到底需要多少新能源?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