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排放管理員 > 碳排放管理員行業動態 > 生態中國網:騰訊發布碳中和路線圖

生態中國網:騰訊發布碳中和路線圖

更新時間:2022-03-03 09:01:33 來源:生態中國網 瀏覽20收藏4

碳排放管理員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22年2月24日,騰訊公司發布《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了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及實現100%綠色電力的時間表與路線圖。那么,騰訊碳中和戰略有哪些布局和考量?有哪些優勢?開展了哪些行動?和環球網校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騰訊發布碳中和路線圖

2022年2月24日,騰訊公司發布《騰訊碳中和目標及行動路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了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及實現100%綠色電力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這是自2021年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至今,針對氣候變化問題交出的首份答卷。在《報告》中,除了可以看到騰訊針對自身制定的碳中和目標外,還能看到騰訊圍繞碳中和議題,從消費者端、產業端以及社會端等不同角度進行的思考以及做出的相應規劃。

這背后,體現的是騰訊作為一個能源消耗者,在努力完成自身的碳中和之外,還希望主動承擔起助力社會低碳轉型、扶持新興低碳技術的使命和義務。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表示,騰訊實現碳中和戰略的意義不僅在于自身的節能減排,更重要的是以碳中和為契機,帶動科技研發和應用創新,并與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融合創新,不斷普及低碳生活方式,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那么,騰訊碳中和戰略有哪些布局和考量?有哪些優勢?開展了哪些行動?

騰訊碳中和行動路線圖: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有機結合

在推進碳中和的過程中,除了看到碳中和的社會價值,其背后的商業價值也應考慮。因為,只有將碳中和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進行有機結合,才能讓碳中和變得可持續。基于此,騰訊在制定碳中和規劃時,也將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充分納入,最終形成了涵蓋三個層面的行動路線圖。

第一層面:自身全面碳中和

我國提出的“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既是向世界作出的承諾,也是影響我國發展方向的一項長期目標。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每個企業都責無旁貸。

《報告》指出,2021年,騰訊自身運營和供應鏈的碳排放總量為511.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由騰訊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排放量為1.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0.4%,主要包括自有車輛運行、柴油發電、制冷劑逃逸等;由騰訊購買的電力或其他能源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間接排放量為234.9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45.9%,主要為自有及合建數據中心及辦公樓用電;騰訊供應鏈中所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量為274.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53.7%,主要為資本貨物(如基建耗材、數據中心設備)、租賃資產(如租賃的數據中心用電)及員工差旅等。

對騰訊而言,加快實現自身的全面碳中和,將是整個碳中和行動的首要目標。所以,在制定碳中和規劃時,騰訊在時間上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

為了實現目標,騰訊提出了“減排和綠色電力優先、抵消為輔”的原則,具體的減排手段則包括節能提效、可再生能源替代、采購綠電等。比如騰訊不斷探索數據中心創新制冷與電氣技術,探索“三聯供”、液冷、余熱回收等節能技術;以及推進可再生能源采購,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2022年度,騰訊已簽訂5億千瓦時綠色電力采購合同,并鎖定了6個風電光伏項目的年度部分發電量。

第二層面:助力社會低碳轉型

與重工業相比,互聯網行業的碳排放強度天然就很低,所以如果互聯網企業只專注于實現自身的碳中和,路徑相對來說比較清晰。

但是,碳中和關涉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轉型,需要各行各業參與其中并采取行動。而騰訊過去積累的相關技術能力,恰好能有效助推全社會的碳中和進程,這一過程,也將充分體現出碳中和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融合的必要性。

對騰訊而言,助力社會低碳轉型可從多個角度著手,其中包括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產業升級及低碳經濟發展;以及基于騰訊生態的連接能力,倡導并引領綠色低碳生活。

實際上,作為一家科技企業,數字化也是騰訊助力產業低碳轉型中,最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方式。

尤其是伴隨著更多企業開始系統性管理自身碳排放,在碳資產的計算、管理,以及不同行業減排方法和路徑的承載和傳播上,數字技術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騰訊戰略發展部高級顧問翟永平表示,過去,要解決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減少碳排放、提高能源供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源成本低廉,這三者不能同時兼顧)問題的挑戰非常大。

而現在,翟永平認為,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是一把打開“不可能三角”的鑰匙。“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加起來構成了清潔的能源體系,以數字化技術保障它的穩定運行,隨著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成本不斷下降,低碳能源系統的成本也將變得可控。”

比如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何在能源系統中吸納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問題。過去,慣性較大的常規電力系統可以用幾分鐘進行調度,但可再生能源如風電、光伏等要在幾秒鐘甚至幾毫秒的時間內實現調度,而這,只有數字化技術能夠在極短時間內調度同時還能確保系統的穩定性。

所以,當數字化應用于碳中和時,無論是助力建筑產業降低能耗,亦或是加速傳統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幫助企業構建碳管理平臺等,在推動碳中和進程的同時,也幫助產業提高了效益。

除此之外,騰訊也在通過數字技術與平臺,倡導全新的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去年8月,騰訊聯合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推出碳中和科普公益活動,依托“碳中和問答”小程序,幫助用戶在輕松答題過程中學習了解碳中和知識。

另外今年1月,騰訊還上線了一款模擬城市碳中和過程的放置經營類公益小游戲“碳碳島”,玩家可以通過城鎮重建、建設生態區、建立碳中和示范區等方式,打造出碳中和的美麗小島,以游戲的方式助力提升公眾對低碳綠色生活的認知和認同。

第三層面: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

2021年4月19日,騰訊提出“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并宣布首期投入500億元設立“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來推動戰略落地。其中,針對碳中和方向也專門設立了“碳中和實驗室”。這就是騰訊在ToB和ToC業務外,新增的重要戰略業務ToS(society,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

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碳中和實驗室負責人許浩稱,騰訊ToS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新興低碳技術進行孵化。“騰訊有科學探索獎,給青年科學家以資金上的鼓勵和支持,讓他們在早期基礎研究方面獲得突破;騰訊的碳中和實驗室則可以支持研究機構、大學,讓他們的早期技術研究進入初創公司,加速擴大應用。”

騰訊持續關注的低碳技術方向包括電氣化、儲能、氫能、地熱、生物質燃料、節能建材、人工光合作用等,針對這些技術,騰訊將提供資金、試點及落地場景支持。其中,針對一些關鍵技術,騰訊自身也在積極投入研發。比如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是低碳技術領域的關鍵技術體系,目前,騰訊正在聯合冰島CarbFix公司推廣二氧化碳礦化封存技術在中國的試點項目,而這,也是這一技術在亞洲地區的首個試點。

《報告》指出,通過多年在公益領域的工作,騰訊意識到,針對諸多重大社會議題,以傳統純公益的模式推進進展有限,所以騰訊希望通過數字技術和模式創新等方式,帶入合理的業務視角,通過構建可持續的創新技術、產品、模式,高效、規?;赝七M社會議題的真正落實。而碳中和議題,也需要這樣的探索。目前,推動碳中和面臨著雙重挑戰,一方面,產業脫碳、社會低碳轉型需要加快推進;另一方面,新興技術也必須高速地創新發展、落地部署,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邏輯就顯得尤為重要。

騰訊設立的“碳中和實驗室”,實際上就是希望以多樣的方式加速低碳技術、產品、模式的創新和發展。比如,騰訊正在探索的一個項目是在農村建設遠端光伏,希望通過一個合理的建設模式,能夠實現光伏發電的自給自足,同時又可以回網售電,這樣一來,既推動了綠色能源的發展,同時也幫助農村經濟得到發展。

騰訊助力雙碳戰略具有四大優勢

“從2015年提出互聯網+,通過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到2018年戰略升級,成立云與智慧產業群CSIG,正式擁抱產業互聯網,直至近日正式實施碳中和戰略,騰訊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也具備助力國家碳中和戰略的四個優勢。”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智慧工業和服務業總裁李強介紹說。

第一個優勢:新基建

過去二十多年,騰訊在消費互聯網側積累了大量的計算、存儲、網絡連接的能力。隨著云計算行業高速增長,騰訊也在全球范圍內打造新基建基礎設施,目前騰訊云全網服務器總量已經超過100萬臺,是亞洲最大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提供商,這些龐大的基礎設施使得騰訊能夠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包括算力、存儲等。

第二個優勢:連接

得益于在消費互聯網多年的耕耘,無論在QQ、微信、小程序、支付還是其他的APP平臺,讓騰訊服務了數以億的客戶,而這樣的連接對于企業和政府尤為重要,因為能夠連接如此龐大的消費者群體,把消費者與企業、與政府連接在一起,會帶來巨大的效應。

比如,大家每天出行使用的健康碼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極大地提升了防疫的效率。在廣東運行的“粵省事”也有千萬用戶的應用,無論是辦理個人事務還是企業的事務都可以通過網上、而不用再跑到政府辦事機構現場,極大地節約了時間、精力,線上的辦理也減少了出行,對于減少碳排放和降低出行造成的疫情風險都具有重大意義。

還有消費者與企業的連接,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因為能夠連接消費者,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了解客戶的需求,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另一方面,生產過程中一些大型裝備也可以通過終端的操作,讓一線操作工能夠實時地把大型裝備使用的狀況反映到企業端。這些對于用戶的了解和連接會形成用戶的洞察,這種洞察可以用來指導和改善服務包括產品的研發,帶來很多消費模式的創新。

第三個優勢:技術

二十多年來在消費互聯網的積累,使得騰訊在很多領域都有非常強的技術。比如云計算,騰訊擁有大量的用戶,在騰訊云上每一天運算的規模都超過百億次,已經是國內算力最強的云廠商。又比如安全,目前騰訊有七大安全實驗室,3500多位安全專家。當然還有人工智能。騰訊有非常多的人工智能專家,有四大人工智能實驗室,每年注冊的人工智能相關專利都數以千計,名列中國互聯網公司之首。

第四個優勢:生態

“騰訊在生態共融、支持生態合作伙伴方面是有口皆碑的。”李強說,騰訊有超過9000多家合作伙伴,遍布各領域,這些合作伙伴與騰訊一起為客戶提供更好的一站式的服務,無論是在項目的交付還是在咨詢、客戶相關解決方案的研發方面,都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圍繞自身碳中和開展三個重點行動

據介紹,圍繞自身的碳中和實現路徑,圍繞“減排和綠色電力優先、抵消為輔”原則,推進實現騰訊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碳中和,騰訊已經開展三個重點行動。

行動一:節能提效

辦公樓宇節能。持續推進辦公樓宇節能,對全國全部自建和租賃辦公面積進行能耗管理。騰訊目前已有多座自有樓宇獲得LEED設計金級認證,其中包括深圳濱海大廈,北京騰訊大廈,成都騰訊大廈A、B樓,上海濱江大廈等樓宇,深圳濱海大廈,成都騰訊大廈A、B樓和武漢研發中心也已完成國家綠建二星認證。值得一提的是騰訊濱海大廈,大樓從設計開始,就在低碳和節能上做了充分的考慮。硬件上,大樓的樓頂和周圍的地磚采用可吸水的“海綿磚”,將雨水進行回收和再利用,以減少大樓內部洗手間、綠化澆灌對自來水的消耗,打造了全國首座“海綿大廈”;同時,大樓的朝向、幕墻和百葉窗結合地理信息數據進行角度設計,以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線,減少內部照明電耗;2020年濱海大廈通過空調末端控制的技術優化改造和管理節能等一系列措施,在2019年的用電量基礎上節省了598萬度電,減少排放約2690噸二氧化碳當量。

數據中心T-Block.通過新一代數據中心技術T-block,實現PUE不高于1.3,極限PUE降至1.06,不斷探索數據中心創新制冷與電氣技術,探索“三聯供”、液冷、余熱回收等節能技術。比如,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這個中心建在位于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的一個山洞里,充分利用天然低溫讓空調的使用頻率大大降低。第四代數據中心T-Block使用自研間接蒸發冷空調(AHU)技術,利用常年涼爽的室外空氣結合水噴淋的蒸發吸熱,來取代大型壓縮機系統實現低PUE運行,同時也在通過冷板式液冷技術,探索極限能效的數據中心技術方案,目前已經在清遠地區進行小規模試點,其極限PUE可以降至1.06。

行動二:可再生能源

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部署數據中心屋頂光伏,探索新能源微網技術,建設儲能電站,搭載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數據中心屋頂光伏。2020年,騰訊正式啟動了數據中心分布式屋頂光伏的開發建設,騰訊清遠清新數據中心園區已于2021年9月并網分布式光伏項目6.6MW,已發電超400萬千瓦時;此外,2022年2月23日,騰訊云儀征數據中心分布式光伏項目正式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2.92兆瓦,采用“自發自用”的并網方式。儀征數據中心屋頂28000多塊高效單晶硅光伏組件所生產的綠色清潔電能,將經過逆變器、變壓器等流程處理后接入數據中心中壓電力方倉,最終全部用于數據中心內服務器以及空調系統的電力開銷,支撐數據中心的低碳化發展。并網后,項目平均年發電量將超過1200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約3800噸,對應減少約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綠電采購。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采購,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2022年度已簽訂5.04億千瓦時綠色電力采購合同,鎖定了6個風電光伏項目的年度部分發電量。通過這次交易,騰訊數個大型數據中心的總體年度中長期協議交易量匹配年度用電量占比達到43.5%。其中,位于廣東的騰訊清城數據中心實現了年度用電100%可再生能源電力覆蓋。此外,騰訊2021年開始與多家新能源開發商洽談合作,并在廣東與新能源合作伙伴合作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行動三:碳抵消

騰訊借助自身碳抵消量需求,探索碳匯領域的新方法和技術革新。在碳抵消領域,除了訴諸成熟碳匯技術的碳匯量購買外,借助這部分減排需求,支持新興的碳抵消技術。

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領域,已逐步展開對林業碳匯、海洋碳匯的探索,在為騰訊獲得減排信用的同時,支持新興碳匯技術發展、量化方法學開發以及市場化交易。在農業碳匯方面,有機農業、土壤碳匯等都是騰訊重點關注的減排主題。

此外,騰訊還將在消費者綠色生活方式、數字化助力零碳建筑及園區、綠色算力構建低碳數字基礎設施、助力孵化及產業化低碳新興技術等方面助力國家和社會低碳轉型。

馬化騰在《報告》中提出,參與碳中和這項系統工程,既是騰訊作為時代答題人和國家戰略參與者的責任擔當,更是公司自身發展與“科技向善”使命愿景的內在要求。

對碳排放管理員感興趣的考生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會短信通知您碳排放管理員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等信息。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騰訊發布碳中和路線圖”的相關資訊。更多碳排放管理員考試行業動態資料、報考指南等相關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碳排放管理員資格查詢

碳排放管理員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碳排放管理員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