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碳中和:2021年綠色低碳發展掃描



政策發力,明確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打好這場硬仗,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看來,黨中央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碳達峰碳中和的全社會動員程度和參與廣度前所未有,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挑戰和機遇也前所未有。
作為貫穿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的頂層設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10月對外公布。這是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發揮統領作用,提出10方面31項重點任務,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線圖、施工圖。
隨后,《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公開,這是碳達峰階段的總體部署,是“N”中為首的政策文件,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碳達峰關鍵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標。
徐華清表示,意見和方案的出臺,對加快形成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和行動體系,進一步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進一步統一認識、匯聚力量和形成合力具有重大意義。
在頂層設計統領下,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實施方案將陸續發布,與科技、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一起,共同形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綠色轉型,降碳行動邁出堅實步伐
浩瀚海面上,風機迎風轉動。11月,中國廣核集團汕尾后湖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91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
茫茫戈壁上,太陽能光伏板熠熠生輝。近期,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4省區集中開工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總規模近3000萬千瓦。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北京工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潘家華注意到,隨著新建光伏發電、風電項目成本不斷下降,從2021年起我國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
他還介紹,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數量實現跨越性突破。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1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7倍。
今年以來,一系列舉措落地、發力,助力“雙碳”目標——
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一經啟動即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碳市場,進入12月,碳市場交易升溫明顯;《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出臺,從綠色建筑、綠色建造等方面提出系統解決思路,提出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等;《“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發布,明確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能源效率穩步提升等發展目標……
國家電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的行動方案;三峽集團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宣布力爭2035年實現減碳30%……
更綠色的產業,更低碳的生活。選擇低碳出行、選購節能產品、拒絕食品浪費等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上海、湖北、廣東等地探索建設相關試點,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久久為功,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堅定不移推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科學考核”“確保能源供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
要看到,在各地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的同時,一些地方出現“碳沖鋒”“運動式減碳”等問題,這都不符合黨中央的要求,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潘家華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工作,需要久久為功,目標上要堅定不移,策略上要穩中求進,要充分考慮國內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等基本國情,不能追求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不能搞“一刀切”。
面向未來,綠色低碳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及早部署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并實施突破。”徐華清說。
他提出,要依托低排放技術研發推廣及應用,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智能電網、零碳建筑等新型低排放基礎設施。發展綠色零碳產業和經濟體系,在數字經濟、清潔能源、智慧城市等高科技、高效益和低排放領域培育新的增長動能。
(以上內容來源:新華社)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各行各業都有碳排放管理員的身影,碳排放管理員定義為:從事企事業單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等工作的人員。點擊查看:碳排放管理員考試相關問題解答
溫馨提示:感興趣的話,您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屆時會提醒您碳排放管理員考試報名時間、考試時間等重要信息。
碳排放管理員主要工作任務包括:
1、監測企事業單位碳排放現狀;
2、統計核算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數據;
3、核查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情況;
4、購買、出售、抵押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權;
5、提供企事業單位碳排放咨詢服務。
考生們可以點擊下方圖片查詢自己是否符合碳排放管理員報考條件
“瞄準”碳中和:2021年綠色低碳發展掃描。另外,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碳排放管理員考試行業動態資料、報考指南、報名條件,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雙辦部署全國碳市場建設:2030年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自愿減排市場,助力“雙碳”目標2025-08-27
- 碳排放管理員行業資訊:我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2024-10-09
- 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 “碳達峰十大行動”取得積極成效2024-09-24
- 穩步推進自愿碳市場建設2024-09-18
- 零碳“十四冬”給出大型活動碳中和內蒙古方案2024-09-05
-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發布,支撐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2024-08-29
- 西藏首家“碳中和運營網點”在山南揭牌2024-08-29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的通知2024-08-06
- 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獲得衛星數據支撐 減污降碳再添利器2024-07-31
- 新能源產業調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到底需要多少新能源?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