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科技力量實現“碳中和”



自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以來,“碳中和”很快成為熱議話題。在“碳中和科技創新路徑選擇”香山科學會議、中英工程技術綠色低碳發展論壇上,不少科技界人士對碳中和的科技路線進行了深入探討。
地球是一個整體,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國際合作必不可少。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說,實現脫碳減排、推動綠色發展,已成為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共同行動。“碳達峰、碳中和將引發以去碳化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催生基礎研究領域的一系列新理論新方法新手段,推動孕育一系列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國際科技界和全球科學家提供廣闊的合作創新空間。”
“中英兩國在能源、脫碳研究與創新方面的合作歷史悠久且富有成效,希望能夠建立一種與當今中英兩國政府碳中和、凈零排放長遠目標相匹配的工程技術合作伙伴關系。”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吉姆·麥克唐納爵士表示,未來英方將與中國一道,對包括氫能、電網技術等在內的新興技術領域,開展一系列后續合作,開發新的知識共享機制,促進系統思維為兩國的脫碳目標服務。
“工程科技在脫碳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工程院將與英方在脫碳領域積極交流。”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表示,希望以中英脫碳合作為契機,促進各國工程界攜手應對氣候挑戰。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科技界專家還認為,要發揮好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的重要支撐作用。
“根據巴黎協定,全球要在2065年至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張鎖江表示,碳中和目標將倒逼我國的能源及產業技術革命。
“我們要力爭實現公平、公正的能源轉型,讓能源安全保障與低碳轉型并行不悖。”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杜祥琬表示,碳達峰、碳中和雙目標將帶動一系列技術進步,還將帶來新投資、新產業、新交通、新建筑、新能源和新的發展方式。
“過去10年,我國光伏上網電價下降了69%,陸上風電上網電價下降了43%,接近‘平價上網’水平,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具備了經濟性基礎。”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一波表示,“雙碳”目標下,風電和光伏是實現能源減碳的主要技術,在工業減碳和生態碳匯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僅能源和交通領域潛力巨大,房屋同樣可以實現零碳運行。
“300億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50億平方米的辦公建筑實現‘光儲直柔’,就可消納未來70%的光電,促進電力系統零碳化。”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介紹,建筑領域要發展“光儲直柔”配電系統:“光”就是在建筑表面安裝光伏設備,實現光能發電;“儲”是在建筑中采用分布式蓄電,通過智能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連接;“直”是建筑內部直流配電;“柔”是通過上述措施實現建筑柔性用電。
“科技創新是支撐我國達成碳中和目標的基礎和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劉中民認為,實現碳中和,不僅要突破各領域眾多關鍵技術,更要破除各能源種類及各能源相關行業之間的壁壘,跨領域突破多能融合互補及支撐能源相關重點行業工業流程再造的關鍵瓶頸及核心技術。
實現碳中和目標,需突破哪些技術瓶頸?
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發展要突破儲能、智能電網等關鍵技術,支撐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工業領域,要發展原料、燃料替代和工藝革新技術,推動鋼鐵、水泥等高碳產業生產流程零碳再造。交通領域,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形成公路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建筑領域,要發展“光儲直柔”配電系統相關技術,助力實現用能電氣化。要發展碳匯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負排放技術,著眼長遠,還應發展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技術。要加強產業技術集成耦合創新,注重顛覆性技術創新。
(以上內容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在這種大環境下誕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編碼為4-09-07-04,碳排放管理員是本次發布的18個新職業中單獨的綠色職業。什么是碳排放管理員呢?碳排放管理員定義為:從事企事業單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等工作的人員。
現階段碳排放管理員主要服務對象是政府部門和電力、水泥、鋼鐵、造紙、化工、石化、有色金屬、航空等八大控制排放行業。全國范圍的數量大約是8000多家,碳排放管理人才缺口巨大,碳排放管理員將迎來供不應求的就業前景。
碳排放管理員主要工作任務包括:
1、監測企事業單位碳排放現狀;
2、統計核算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數據;
3、核查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情況;
4、購買、出售、抵押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權;
5、提供企事業單位碳排放咨詢服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借助科技力量實現“碳中和” 。另外,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碳排放管理員考試行業動態資料、報考指南、報名條件,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雙辦部署全國碳市場建設:2030年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自愿減排市場,助力“雙碳”目標2025-08-27
- 碳排放管理員行業資訊:我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2024-10-09
- 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 “碳達峰十大行動”取得積極成效2024-09-24
- 穩步推進自愿碳市場建設2024-09-18
- 零碳“十四冬”給出大型活動碳中和內蒙古方案2024-09-05
-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發布,支撐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2024-08-29
- 西藏首家“碳中和運營網點”在山南揭牌2024-08-29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的通知2024-08-06
- 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獲得衛星數據支撐 減污降碳再添利器2024-07-31
- 新能源產業調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到底需要多少新能源?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