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



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采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場機制、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采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場機制、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過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40%-45%的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二是能源結構優化取得成效。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15.9%,比2005年提升了8.5個百分點,對煤炭消費的依賴顯著下降,能源結構優化取得明顯成效。
三是全國碳市場不斷完善。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每年覆蓋的碳排放量超過45億噸,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此外,我國低碳試點示范工作不斷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不斷提高,全社會低碳意識也不斷提升。在做好國內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同時,我們還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氣候治理。”葉民說。
下一步,我國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葉民表示,主要包括以下八方面:一是積極落實“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將“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的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實。
二是推動開展碳達峰行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落實。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三是統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緊編制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四是繼續完善全國碳市場,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逐步將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
五是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推動建立溫室氣體數據統計核算、數據管理及履約長效機制。
六是提升全民低碳意識,持續開展“全國低碳日”活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七是做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的編制落實工作,提升城鄉建設、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等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觀測和評估。
八是繼續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持續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來源:人民網
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在這種大環境下誕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編碼為4-09-07-04,碳排放管理員是本次發布的18個新職業中單獨的綠色職業。什么是碳排放管理員呢?碳排放管理員定義為:從事企事業單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等工作的人員。
碳排放管理員主要工作任務包括:
1、監測企事業單位碳排放現狀;
2、統計核算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數據;
3、核查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情況;
4、購買、出售、抵押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權;
5、提供企事業單位碳排放咨詢服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另外,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碳排放管理員考試行業動態資料、報考指南、報名條件,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雙辦部署全國碳市場建設:2030年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自愿減排市場,助力“雙碳”目標2025-08-27
- 碳排放管理員行業資訊:我國碳市場建設取得積極進展2024-10-09
- 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 “碳達峰十大行動”取得積極成效2024-09-24
- 穩步推進自愿碳市場建設2024-09-18
- 零碳“十四冬”給出大型活動碳中和內蒙古方案2024-09-05
-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發布,支撐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2024-08-29
- 西藏首家“碳中和運營網點”在山南揭牌2024-08-29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的通知2024-08-06
- 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獲得衛星數據支撐 減污降碳再添利器2024-07-31
- 新能源產業調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到底需要多少新能源?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