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統計業務知識 知識點:GDP的分析應用(1)


(一) 經濟增長率的計算與分析$lesson$
1.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在理論上是指國民經濟生產總量的增長。如前所述,衡量一時期經濟產出總量的代表性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因此經濟增長率應該是報告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量與基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動態比率,即:
經濟增長率=(報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
各時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是各該時期價格水平與生產物量水平兩個因素的共同結果,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從基期水平到報告期水平的動態變化可以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價格水平的變化和生產物量的變化。計算經濟增長率的目的是測度生產物量的變化,因此,不能簡單地用基期和報告期的國內生產總值相比,而是要先計算報告期可比價國內生產總值,意指價格保持在基期水平上從而與基期可比的報告期國內生產總值,然后再進行比較。
2.定基增長速度與環比增長速度
由于采取的基期不同,GDP增長速度分定基增長速度和環比增長速度兩種。
定基增長速度是從某一固定基期至報告期累積增長量對基期發展水平之比,表明GDP在這一時期內的增長速度。
環比增長速度是逐期增長量對前一期發展水平之比,表明GDP逐期增長的速度。
定基增長速度與環比增長速度的關系:
應該指出的是,定基增長速度不等于環比增長速度的連乘積。如果要由環比增長速度計算定基增長速度,必須先將環比增長速度轉化為環比發展速度(即環比增長速度+1)再連乘,然后,將所得結果再減1.
3.季度GDP環比增長率和環比折年率
如何計算季度GDP的環比增長率以及環比折年率數據?
季度GDP環比增長率是指經季節調整后的本季可比價季度GDP與上季可比價GDP增長率之比減1.
環比折年率是指將某季環比增長率(q)通過一定方式折算成年度增長率,計算公式為(1+q)4 -1。
4.各產業或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點數
根據經濟增長率的詳細資料,可以進一步計算各產業部門、各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及拉動點數。所謂各產業或各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點數,就是為各產業增加值或各需求成分的不變價增量占GDP不變價增量的比重,將各產業或各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乘以經濟增長率(在我國以生產法GDP增長率為準)就可得到各產業或各需求成分拉動經濟增長的百分點數。
有時我們需要計算一段時期各產業或各需求成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點數,此時又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該時期落在同一不變價的區間內,另一種是該時期落在幾個不同的不變價區間內。在第一種情況下,即該時期落在同一不變價區間內(建國以來已有1952、1957、1970、1980、1990、2000、2005年7各不變價基年),此時各產業不變價增加值之和或各不變價需求成分之和等于不變價GDP。此時,我們分別計算出在此期間內每年各產業或需求成分的貢獻率,然后對整個時期進行簡單算術平均,就可得到該時期內各產業或需求的平均貢獻率,然后再用該平均貢獻率乘以該時期經濟平均增長率便可得到其拉動經濟增長的百分點數。在第二種情況下,首先在各個不變價的區間內分別計算出每年不同產業或需求成分的貢獻率,然后對整個時期進行簡單算術平均,得到該時期內不同產業或需求的平均貢獻率,然后再用該平均貢獻率乘以該時期經濟平均增長率便可得到其拉動經濟增長的百分點數。
最新資訊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1年初級、中級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附2025年高頻考點)2025-09-22
- 2025年統計師考試備考寶典:近5年統計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初級+中級)2025-09-19
- 統計師真題回顧:2023年統計師真題及答案解析(初級+中級)2025-09-17
- 統計師備考資料:2024年統計師真題回顧+2025年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9-16
- 2025年初級統計師備考指南: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6
- 2025年中級統計師考試備考資料:思維導圖+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15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高頻考點(初級+中級)2025-08-18
- 統計師備考:2025年統計師思維導圖(初級+中級)2025-08-18
- 2025年初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
- 2025年中級統計師思維導圖-《統計業務知識》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