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行業動態:天津從百業待興邁向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實現大跨越
砥礪奮進七十年 再筑輝煌新時代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綜述之一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天津人民在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一致、奮發圖強,順利完成各個歷史時期確立的主要目標。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為元為綱,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迎難而上,擔當作為,穩中求進,砥礪前行,扎實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天津的實施,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
從百業待興邁向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實現大跨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天津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加快發展步伐,全市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經濟總量不斷攀升。天津地區生產總值(GDP)由1949年的4.0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809.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0.7%。解放初期,飽受戰爭苦難的國民經濟百廢待興,天津各行各業大力開展勞動競賽和增產節約運動,國民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備的工商業體系。改革開放前,國民經濟在調整、波動中不斷擴大總量規模,1978年全市GDP為82.65億元,是1949年的20.3倍,年均增長10.5%。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經濟總量迅速壯大,1980年GDP首次超過百億元。八十年代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GDP年均增長7.3%;九十年代發展開放型經濟,GDP年均增速提升至11.5%,1996年經濟總量邁上千億元臺階;本世紀初依靠高水平投資拉動經濟增長,2001—2010年GDP年均增速進一步加快至15.2%;2011年挺進“萬億俱樂部”。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堅持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2013—2018年全市GDP年均增長8.0%,快于同期全國平均增速1個百分點,成為全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人均生產總值位居全國前列。天津人均生產總值(人均GDP)由1949年的102元增加到2018年的120711元,在31個省區市中位居第3位,僅低于北京(140211元)和上海(134982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天津人均GDP年均增長7.2%。改革開放前,全市人均GDP實現了從百元級到千元級的跨越,1978年達到1133元。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經濟實力繼續快速提升,1996年人均GDP首次突破萬元,達到11734元,2013年增加到101615元,成為31個省區市中第一個人均GDP突破十萬元的地區。1979—2018年,人均GDP年均增長8.8%,快于改革開放前平均增速3.9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
(二)質量效益穩步提高
財政實力日益雄厚。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949年的0.44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106.19億元,年均增長13.1%。新中國建國初期,天津財政比較困難,經過一系列財政體制機制變革,1978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25億元,是1949年的89.2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4年“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實施后,天津財政收入進入快速增長階段,1998年突破百億元大關,2010年邁上千億元臺階,1979—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5%。特別是在近些年大力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的情況下,財政收入仍保持較好水平,為加強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的沖擊,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節能降耗成效顯著。70年來,天津節能降耗水平一直位居全國前列,以較少的能源消耗支撐了經濟的較快增長,1991—2018年,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5%,低于同期全市GDP平均增速7.3個百分點;1990—2018年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84.2%,年均下降6.4%。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津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高耗能企業節能改造等政策措施,加快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能源消費增長明顯回落,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速僅為1.4%,低于同期GDP平均增速6.6個百分點。
(三)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多種經濟主體共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在鞏固發展、優化調整國有經濟的同時,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支持力度,逐漸形成國有、民營、外資攜手共進的發展局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通過改企轉制、資產重組、資本上市等多種方式,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本活力、影響力和帶動力明顯增強,2018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數量僅占10.7%,而主營業務收入占到36.8%,利潤總額占56.0%。民營經濟日益成為拉動天津經濟增長的生力軍,截至2018年末,民營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07.45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6.3%;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2776個,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64.7%,主營業務收入占31.4%。2018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經濟的比重達到45.5%。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快速發展,在津外商投資企業達到1.5萬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795億美元,創造全市稅收的31%。2018年外商及港澳臺商企業外貿出口占全市的51.8%,成為天津對外貿易的重要經營主體。
企業規模持續擴大。70年來,天津繼承并鞏固老工業基地優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企業實力顯著增強。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292個,資產總計20939.55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549.67億元,是1978年的124.0倍;利稅總額1948.19億元,是1978年的52.6倍。作為北方傳統商貿重鎮,天津不斷提升商貿集散功能,逐步形成現代化商業流通體系,全市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02.35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50485.44億元,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達到5207個,資產總計15725.64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380.38億元。
提示:2019年統計師考試正在備考中,報名成功的考生可通過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來獲取2019年各地統計師準考證打印時間的及時短信提示,此服務免費,在準考證打印開始之前會以短信形式把2019統計師準考證打印時間發送到預約學員的手機上,請及時預約。
環球網校統計師考試頻道為考生整理統計師行業動態:天津從百業待興邁向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實現大跨越,請持續關注!為考生方便考生,我們提供更多免費試題資料及備考技巧,詳情點擊下方按鈕查看。
最新資訊
- 《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和《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正式出臺2025-04-14
- 2025年統計師考試變化情況分析2025-04-14
- 國家統計局就《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和《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答記者問2025-04-14
- 細數已經明確的2025年統計師考試七個重大改革~2025-04-14
- 新版!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全文2025-04-14
- 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和《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2025-04-11
- 考了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可享個稅扣除,3月1日起申請,最高可享受8400元稅前扣除優惠2025-02-27
- 為統計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新修改統計法系列解讀之一2024-12-27
- 新修改統計法解讀二:深刻把握統計監督政治屬性2024-12-27
- 2024新修訂統計法解讀三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不斷提高統計工作科學性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