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注稅考試《稅務代理實務》輔導:工業企業涉稅會計核算


第二節 工業企業涉稅會計核算
一、工業企業增值稅的核算
(一)供應階段
1.按價稅合一記賬的情況(見教材p80)(變化)
(1)未按照規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
(2)外購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3)外購貨物時發生的非正常損失的部分;
(4)小規模納稅人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支付的增值稅。
2.按價稅分別記賬的情況
(1)國內外購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2)企業接受投資轉入的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3)企業接受捐贈轉入的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確認的捐贈貨物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稅額與貨物價值的合計數,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例6-5]2009年3月份,a企業接受乙企業捐贈的注塑機一臺,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設備價款100000元,配套模具價款4000元。增值稅稅額分別為17000元和680元。則a企業正確的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 100000
低值易耗品 4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680
貸:營業外收入 121680
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例6-5]的賬務處理應包括:
假設a企業適用所得稅稅率為33%。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40154.4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40154.4
若該企業年終應稅所得額有變化再去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
(4)企業接受應稅勞務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6]a企業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本月初發出棒料1噸,委托外單位加工成某種鍛件100件,委托材料實際成本4000元(計劃成本3800元),支付加工費2000元,運費200元(取得貨運定額發票若干),加工費專用發票上注明進項稅額340元,加工完入庫(委托加工材料的計劃成本6000元)。根據上述經濟業務,a企業會計正確賬務處理為(不考慮運費應抵扣的進項稅額):
①委托加工發出原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4000
貸:原材料 3800
材料成本差異 200
②支付加工費、稅金及運費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0
貸:銀行存款 2540
③收回入庫時:
借:原材料-××段件 6000
材料成本差異 2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6200
(5)企業進口貨物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按照海關提供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照進口貨物應計入采購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等科目,按照應付或實付的價款,貸記"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
(6)企業購進免稅農產品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7]a企業為一食口加工廠,2008年11月從某家庭農場購入小麥100噸,每噸600元,開具的主管稅務機關核準使用的收購憑證上收購款總計60000元。則正確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52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800
貸:銀行存款 60000
(7)對運輸費用允許抵扣進項稅額的賬務處理
[例6-8]a企業本月外購原材料一批,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6000元,增值稅額為1020元,另外銷貨方代墊運費200元(轉來承運部門開具給a企業的普通發票一張)。a企業開出為期一個月的商業匯票一張,材料已驗收入庫。則企業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618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34
貸:應付票據 7220
貨運發票上注明的運費、建設基金依7%計算進項稅額準予扣除。
注意:對于運費和雜費要分別注明,未分別注明的不予抵扣。
(8)外購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賬務處理
按稅法規定:凡外購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的,其相應的進項稅額不得作為當期進項稅額抵減銷項稅額。
非正常損失要將價稅一并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合理損耗不需要作任何特殊賬務處理與無損失的進貨賬務處理相同。
(二)生產階段
1.有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購進貨物或應勞務改變用途的賬務處理)
[例6-10]a企業2006年1月將2005年12月外購的乙材料10噸,轉用于企業的在建工程,按企業材料成本計算方法確定,該材料實際成本為52000元,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
則a企業正確會計處理為:
應轉出進項稅額=52000×17%=8840(元)
借:在建工程 60840
貸:原材料 5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840
2.非正常損失的外購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的賬務處理。
(1)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外購貨物的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損失貨物的賬面價值×適用稅率
(2)取得農產品抵扣憑證的外購貨物的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損失貨物的賬面價值÷(1-扣除率)×扣除率
(3)在產品、產成品非正常損失:
應轉出的進項稅額=賬面價值×在產品、產成品所耗費材料在在產品、產成品中的比重×適用稅率
帳務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三)銷售階段
1.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賬務處理
[例6-12]a企業本月對外銷售產品一批,應收取款項1049600元,其中:價款880000元,稅金149600元,代墊運輸費20000元。則正確的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賬款 1049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49600
銀行存款 20000
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也要按照正常的銷售處理作銷售收入。
[例6-13]a企業以自己生產的產品分配利潤,產品的成本為500000元,不含稅銷售價格為800000元,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為17%。則該企業正確的會計處理為:
計算銷項稅額=800000×17%=136000(元)
借:應付利潤 936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6000
借:利潤分配-應付利潤 936000
貸:應付利潤 936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000
貸:庫存商品 500000
2.出口貨物的賬務處理
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不計算銷售收入應繳納的增值稅。
3.視同銷售行為的賬務處理
(1)企業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2)企業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長期投資"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3)企業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4)企業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應繳增值稅,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4.帶包裝銷售貨物的賬務處理
單獨計價包裝物的賬務處理
[例6-16]a企業本月銷售產品一批,不含稅售價為50000元,隨同產品出售但單獨計價的包裝物1000個,普通發票上注明單價為每個10元,款項尚未收到。則正確的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賬款 68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其他業務收入 854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953
逾期押金的賬務處理:
[例6-16]a企業本月清理出租出借包裝物,將某單位逾期未退還包裝物押金2000元予以沒收。按照有關規定,對于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因逾期未收回包裝物而沒收的部分,應計入其他業務收入,企業收取押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因逾期未收回包裝物而沒收押金時,借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正確的會計處理為:
借:其他應付款 2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709.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90.60
5.小規模納稅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四)一般納稅企業應繳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報考指南 | |||||||
2013年注冊稅務師考試時間6月22-23日
更多信息訪問:注冊稅務師頻道 注冊稅務師論壇 注冊稅務師輔導試聽
六、工業企業其他稅費的核算 (一)資源稅的會計核算 自產自用應稅資源產品計稅的賬務處理:注意自產原煤連續加工精煤、原礦加工精礦、原煤取暖等不作收入,但要按原煤計稅,稅金計入有關成本費用。 收購未稅礦產品,資源稅計入采購成本中。 外購液體鹽加工固體鹽應納資源稅的賬務處理:注意資源稅也只征一道稅,購入已稅液體鹽時,要把所含的資源稅從價款中分離出來,放在"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的借方。 (二)土地增值稅的會計核算 工業企業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注意企業交納的土地增值稅不在營業稅金及附加中列支,按配比的原則在固定資產清理中列支。 (三)城市維護建設稅的會計核算 在會計核算時,工業企業按規定計算出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 (四)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和印花稅的核算 與收入無關,不通過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直接列入管理費用。 (五)耕地占用稅的核算 施工前一次征收,直接記入"在建工程"。 (六)教育費附加的核算 為了核算教育費附加的增減變動,企業在"應交稅費"科目下,應設置"應交教育費附加"明細科目。計算應交教育費附加時,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科目,繳納時,借記"應交稅費-應交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