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稅《稅務代理實務》第六章預習:企業涉稅會計主要會計科目的設置
第一節 企業涉稅會計主要會計科目的設置
一、“應交稅費”科目
核算企業按照稅法等規定計算應繳納的各種稅費,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等。
【特別提示】:
①企業(保險)按規定應繳納的保險保障基金通過本科目核算
②企業代扣代交的個人所得稅等,也通過本科目核算。
③企業不需要預繳的稅金,如印花稅、耕地占用稅、車輛購置稅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注意多選)
④余額在貸方表示尚未繳納的稅費,借方表示多繳或尚未抵扣的稅費
本科目應當按照“應交稅費”的稅種進行明細核算。
關于增值稅的設置了3個二級科目: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增值稅檢查調整
(一)“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重點,常出綜合考點)
明細科目一定要完全寫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9個專欄)

|
>>>報考指南 | |||||||
1.“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1)企業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指應納增值稅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用藍字登記;
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方向不能錯,只能在借方)
(2)根據教材79頁國稅發[2004]112號文件的規定,納稅人用期末留抵稅抵減欠稅時,也是用紅字沖減進項稅額。
2.“已交稅金”專欄,核算企業當月繳納本月增值稅額。本科目適用于一個月內分次預繳增值稅的納稅人,例如以1天,3天,5天、10天或者15天為一個納稅期限的增值稅納稅人。(通常為大型企業)
3.“減免稅款”專欄,反映企業按規定減免的增值稅款。
企業按規定直接減免的增值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4.“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專欄,反映生產企業出口產品按規定計算的應免抵的稅額;不是實際退的現金;(相當于浪費的名額)
“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專欄,反映出口企業銷售出口貨物后,向稅務機關辦理免、抵、退稅申報,按規定計算的應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應免抵稅額的計算確定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在取得國稅機關《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審批通知單》后進行免抵和退稅的會計處理。即按批準數進行會計處理。按《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審批通知單》批準的免抵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科目。
第二種是出口企業進行退稅申報時,按退稅申報數進行會計處理。根據當期《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的免抵稅額
該科目金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實際)應退稅額”
其中:
(1)當期免抵退稅額=出口產品離岸價(FOB)×出口退稅率
(2)“當期(實際)應退稅額”=當期期未“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借方余額與計算出的“當期免、抵、退稅額”的金額相比較,二者較小;
如果當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余額在貸方,表示企業要實際繳稅這時,“當期(實際)應退稅額”等于零。
5.“轉出未交增值稅”專欄,核算企業月終轉出應繳未繳的增值稅。月末企業“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賬出現貸方余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6.“銷項稅額”專欄
企業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時確定的銷項稅,按藍字登記;
退回銷售貨物應沖銷的銷項稅額,用紅字登記。(綜合題經常涉及)
借:主營業務收入 20000
貸:銀行存款 23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0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7.“出口退稅”專欄,反映出企業享受的“抵稅和實際退稅”的合計數,在金額上等于出口貨物離岸價乘以出口退稅率。(即當期免抵退稅額”)(相當于名額)
8.“進項稅額轉出”專欄,大體分以下3個方面:
①外購貨物改變用途但不離開企業,作進項稅額轉出;(如:用于不動產工程)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
>>>報考指南 | |||||||
【特別提示】
A、如果離開企業,一般作為視同銷售
B、不是所有用于在建工程的情況都不需要進行進項稅額轉出
②外購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不能再形成銷項稅額,也要作進項稅額轉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③出口自產貨物的征、退稅率差額(即不得抵扣稅額部分),用藍字借:主營業務成本,貸記該欄目;如果企業出口貨物使用了免稅貨物,因為這部分的免稅收入不作為出口退稅的基數,故它也不能作為進項稅轉出的基數;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9.“轉出多交增值稅”專欄,注意只對多預繳的稅款轉出;即月末 “應交增值稅”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額”的情況下適用。與實際預繳數二者取小。
前提:必須有預繳稅款(用過已交稅金)且“應交增值稅”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額”的情況下適用才用此科目,原則是“誰小取小”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二)“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重點掌握)
表示月終應繳未繳增值稅的稅額,多交的增值稅也在本科目反映
(包括一般納稅人按簡易征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不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核算)
本科目是“應交稅費”下的二級子目,與“應交增值稅”是平級的,比上面提及的“應交增值稅”下屬的9個子目更高一級。
本科目的核算也相對簡單,主要分以下3種情況分別處理:
1.月底應繳未繳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企業上繳上月應繳未繳的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2.企業如果本月有預繳的稅款,同時應交增值稅科目有借方余額,則轉出多交的增值稅到未交增值稅借方,并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稅。
借:應交稅費 -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按簡易征收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按征收率計算)
(三)“增值稅檢查調整”專門賬戶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日常稽查辦法》的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稅務機關對其增值稅納稅情況進行檢查后,凡涉及增值稅涉稅賬務調整的,應設立“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專門賬戶.(負債類科目)
①凡檢查后應調減賬面進項稅額或調增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轉出的數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
②凡檢查后應調增賬面進項稅額或調減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轉出的數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
|
>>>報考指南 | |||||||
【特別提示】:
1.只有稅務機關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檢查才能用這個科目,中介機構或者企業自查的問題不能用這個科目。
①中介機構或者企業自查發現問題按正常的進項稅、銷項稅、進項稅額轉出等科目核算
②對小規模納稅人的檢查也不用這個科目;
2.查補的稅款要單獨繳納,不能用當期的進項稅沖減。
3.檢查調查中,與增值稅有關的賬戶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增值稅檢查調整)”代替。
4、全部事項入賬以后,結出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結轉后本賬戶無余額。
(四)應繳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
1.與銷售(營業)收入相關的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稅
2.出售不動產應納的營業稅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費―應交××稅
(五)應繳所得稅
1.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繳的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等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繳納的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六)應繳土地增值稅
1.非房地產開發企業轉讓自有房地產: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
2.房地產企業轉讓房地產(開發產品):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土地增值稅
(七)應繳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和車船稅(與收入無關)
企業按規定計算應繳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房產稅、應交土地使用稅、應交車船稅)。
印花稅不通過“應交稅費”核算。
(八)應繳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
工資發放時,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除: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
>>>報考指南 | |||||||
(九)應繳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
1.企業按規定計算應繳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
2.繳納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
借: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
(十)應繳的保險保障基金
保險企業在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保險保障基金
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保險保障基金
貸:銀行存款
二、營業稅金及附加-損益類科目
(一)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與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有關的稅費)
(二)企業收到的返還的消費稅、營業稅等原記入本科目的各種稅金,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稅金及附加
【特別提示】:
①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在“管理費用”等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②增值稅也不在本科目核算。
③土地增值稅(房地產企業)在本科目核算。
④如果教育部門根據辦學情況,將部分教育費附加退給辦學企業作為辦學補貼,企業收到辦學補貼時,應通過“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⑤企業收到返還的增值稅,計入“營業外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
>>>報考指南 | |||||||
三、所得稅費用-損益類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所得稅會計準則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其中,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按照稅法計算確定的當期應交所得稅金額,借記“所得稅稅費用――當期所得稅費用”
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在本年度的調增、調減,則是通過“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七、營業外收入(范圍不僅如此)
主要核算企業實際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稅后返還的增值稅或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其貸方發生額反映實際收到或直接減免的增值稅;期末,由借方結轉至“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八、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借方反映生產企業出口貨物計算得出的應退稅額,貸方反映實際收到的出口貨物退稅款。
教材中的涉及二種核算思路:
第一種用《“免、抵、退”稅審批通知單》數據做相關分錄,這時入賬數據與可退回的數據一般沒有差異,故不存在調整;
第二種是用企業退稅申報表數據做賬,因為企業的申報數據不一定就是國稅局的最后審批數據,故有一些調整的分錄(不足的用藍字補充,多出的用紅字沖減)。
九、其他稅種的核算
1.印花稅的核算
企業繳納的印花稅不需要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購買印花稅票時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2.耕地占用稅的核算
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
3.車輛購置稅
(1)按規定繳納的車輛購置稅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2)企業購置免稅、減稅車輛改制后用途發生變化的,按規定應補繳的車輛購置稅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最新資訊
- 2025年稅務師考前幾頁紙,再看一遍,上考場!2025-11-14
- 考前回顧!2025年稅務師稅法二52個必背公式2025-11-13
- 考前強化記憶!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87個必背公式2025-11-12
- 考前慌到失眠?2025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33個 “救命考點” 速記,看完心里有底了2025-11-05
- 考前救命!20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31個考點熬夜速記2025-11-05
- 20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考前19個速記考點公布2025-11-05
- 最后10天!2025年稅務師稅法二考前14個考點速記~背起來2025-11-05
- 搶分必備!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考前35個考點速記,抓緊打印2025-11-05
- 熬夜也要背!2025年稅務師5科考前幾頁紙2025-10-15
- 干貨合集!2025年稅務師考試沖刺資料:考前幾頁紙+模擬卷+歷年真題+公式匯總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