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考點存貨


一、存貨的概念和確認
存貨----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具體來講,存貨包括各類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以及周轉材料、委托代銷商品等。 存貨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不屬于存貨。 實務中,存貨范圍的確認,應以企業對存貨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權為依據。凡在盤存日,法定所有權屬于企業的所有一切物品,不論其存放地點,都應視為存貨。即所有在庫、在耗、在用、在途的存貨均確認為企業的存貨;反之,凡是法定所有權不屬于企業的物品,即使存放于企業,也不應確認為企業的存貨。
二、存貨的初始計量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重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按照公允價值入賬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概念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 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項目內容
資產分類貨幣性資產貨幣性資產----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債券投資等。
非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資產----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定義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
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可以包括少量補價,即如果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低于25%,應作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判斷公式:
補價所占比重=收到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或:=支付補價/(支付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整個資產交換金額即為在整個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最大的公允價值。
(2)商業實質的判斷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①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 ②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 不滿足上述任何一項條件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交易,通常認為不具有商業實質。在確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時,應當關注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3)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① 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② 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最新資訊
- 2025年稅務師資料:9月強化階段必備,5科高頻考點+真題解析!2025-09-19
- 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實務難嗎?備考困境解鎖核心考點+模擬卷破局2025-09-19
- 【今日份福利】20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高頻考點+配套練習題2025-09-18
- 稅務師稅法一和稅法二哪個難?內行人深度拆解2025-09-17
- 沖刺必刷!2025年稅務師稅法二高頻考點整理及章節習題匯總2025-09-17
- 助力備考!2017-2024年稅務師《稅法一》各章節分值分布2025-09-16
- 強化必備: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高頻考點+章節習題匯總2025-09-16
- 救命!稅務師稅法一易錯易混知識點清單出爐,看完不踩雷2025-09-11
- 25年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目錄+思維導圖+核心考點匯總2025-09-05
- 沖刺備考必背~2025年稅務師稅法一核心考點+章節習題大匯總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