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命題規律分析


命題規律分析
(一)職業道德(25道題,共10分,1~8題為單選題,9~16題為多選題,17~25題為個人表現部分)
解題思路:考生應站在“人”的角度,以積極向上、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來完成職業道德部分的試題。
【例題1】傳統道德所謂“見利思義”的意思是( )。[2013年真題]
A.見到利益時,不要猶豫,應立即獲取
B.見到利益時,在考慮經濟成本后決定是否獲取
C.見到利益時,首先需要思考是否合乎情義
D.見到利益時,要講義氣,把好處讓給朋友
【例題2】職業道德具有“適用范圍上的有限性”,其含義是( )。[2012年真題]
A.不同職業在道德上不可兼容
B.超出一定的職業范圍,其職業道德規范便不具備存在合理性
C.一個地方的職業道德,不可以拿到另一個地方使用.
D.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不能交互使用
【例題3】白天上班時,遠在外地的同學(老鄉)來找你,但你近來工作忙,你會( )。[2013年真題]
A.告訴他(她),不能見面
B.約他(她)來單位,簡短會面
C.讓他(她)等待,晚上見面
D.只能和他(她)在電話中交流
【例題4】朋友M告訴你,同事N在背后說了你的壞話。對此,你會( )。[2012年真題]
A.找N核實,向他討要說法
B.覺得M很值得自己信任
C.只當沒有聽過M的話
D.勸說M今后別再傳話了
(二)理論知識(100道題,共100分,26~85題為單選題,86~125題為多選題,每小題均為1分)
1.單選題
主要考查應試人員的記憶、理解能力,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觀點的掌握程度。
命題視角:
(1)基本概念:各種概念、定義的內涵。
(2)基本觀點:常識性的、比較重要的觀點。
(3)相似概念:相似相近、易混淆的詞與旬。
【例題1】( )是指利用有關的信息資料對人的行為進行分析,從而推論其原因的過程。[2013年真題]
A.引申
B.總結
C.歸因
D.歸納
【例題2】( )是人力資源規劃、人員招聘、員工薪酬等日常人事管理活動的重要前提和依據。[2013年真題]
A.崗位調查
B.崗位評價
C.崗位分析
D.崗位分類分級
【例題3】( )面談是在一次面談中,采取靈活變通的方式,從一種面談形式轉換過渡到另一種面談形式。[2013年真題]
A.單向勸導式
B.綜合式績效
C.雙向傾聽式
D.解決問題式
【例題4】( )是對大規模的應聘者同時進行篩選,花較少時間達到高效率的人員選拔方法。[2012年真題]
A.面試
B.筆試
C.調查
D.檔案
【例題5】( )是針對被測試者明顯行為、實際操作以及工作效率進行測試的人員選拔方法。[2012年真題]
A.人格測試
B.能力測試
C.興趣測試
D.情境模擬測試
2.多選題
主要考查應試人員的記憶、理解能力,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觀點的掌握程度。
命題視角:
(1)基本概念的外延,主要題目來源之一。
(2)包含于一個命題中的并列從屬項。
【例題1】企業經營環境的微觀分析包括( )。[2013年真題]
A.顧客力量分析
B.現有競爭對手分析
C.供應商力量分析
D.潛在競爭對手分析
E.替代產品或服務威脅的分析
【例題2】政府有關部門發布的年度企業工資指導線包括( )。[2013年真題]
A.基準線
B.控制下線
C.預警線
D.控制上線
E.平均線
【例題3】實踐型培訓法的優點包括( )。[2013年真題]
A.培訓經濟高效,節約企業培訓成本
B.無需特別準備教室及其他培訓設施
c.多向式信息交流有利于提高培訓效果
D.能迅速得到關于工作行為的反饋和評價
E.使培訓內容與受訓者將要從事的工作緊密結合
【例題4】企業戰略的特點包括( )。[2012年真題]
A.前瞻性
B.系統性
C.動態性
D.風險性
E.競爭性
【例題5】與技能培訓相適應的培訓方法包括( )。[2012年真題]
A.頭腦風暴法
B.研討法
C.工作情境法
D.模擬訓練
E.個人指導法
(三)專業技能(簡答題、計算題和綜合分析題三種題型,共100分。其中,簡答題為2題,分值為30~32分;計算題為1題,分值為15~17分;綜合分析題為2~3題,分值為52~53分)
1.簡答題
答題力求簡要。不需花太多篇幅闡釋,準確完整地抓重點,明確完整地答題即可。命題視角:考核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程序、方法、過程、步驟等。
【例題1】簡述勞動定員標準由幾大要素構成?行業定員標準包括哪些內容?(16分)[2013年真題]
【答案】(1)勞動定員標準由三大要素構成:概述、標準正文、補充。
(2)行業定員標準如下:
①企業管理體制以及機構設置的基本要求和規范,按照不同生產能力和生產規模,提出年實物勞動生產率和全員勞動生產率的原則要求,規定出編制總額以及各類人員員額控制幅度;
②根據不同生產類型和生產環境、條件,提出不同規模企業各類人員比例控制幅度;
③規定各類人員劃分的方法和標準;
④對本標準涉及的新術語給出確切定義;
⑤企業各工種、崗位的劃分,其名稱、代號、工作程序、范圍、職責和要求;
⑥各工種、工序的工藝流程及作業要求;
⑦采用的典型設備與技術條件;
⑧用人的數量與質量要求;
⑨人員任職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等級)。
【例題2】為了檢查評價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的有效性,采用總體評價法時,應當從哪些方面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15分)[2012年真題]
【答案】為了檢查評價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的有效性,采用總體評價法時,應當從以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
(1)總體的功能分析。檢查本系統在人事決策和員工開發兩個方面實際發揮作用的情況。
(2)總體的結構分析。檢查本系統從準備階段到實施、考評、總結、應用開發等各個階段的實際運行情況。
(3)總體的方法分析。檢查本系統中所采用的各種考評方法的準確性、有效性、適應性和可行性。
(4)總體的信息分析。檢查本系統在運行中各種信息的傳遞手段、方法和渠道是否存在問題。
(5)總體的結果分析。檢查本系統所涉及的所有活動和結果的有效性。
2.計算題
答題時要注意,計算題不僅要求考生的計算結果正確,還要求考生寫出必要的步驟和計算過程,以及所依據的原理、方法或公式等。因此,計算題的答案只有計算結果而沒有計算過程,或者有了計算過程而計算結果不正確,都要扣分。
命題視角:計算題主要檢驗考生從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所應具有的基本計算能力,以及對各種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的水平。相對來說,計算題所考查的知識面比案例分析題、圖表分析題和方案設計題都要簡單一些,因為計算題所涉及的題目都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在日常工作中所必須用到的數量分析方法,計算題的命題視角也集中于此。
【例題1】某工業企業2012年有關統計數據如表2所示。
表2某企業2012年生產經營指標完成情況統計表
序號 |
統計指標 |
指標數值 |
1 |
營業收入 |
32000萬元 |
2 |
固定資產折舊 |
3000萬元 |
3 |
生產稅凈額 |
2400萬元 |
4 |
營業盈余 |
6000萬元 |
5 |
企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 |
3600萬元 |
6 |
社會保險費用 |
1440萬元 |
7 |
福利費用 |
400萬元 |
8 |
教育培訓費用 |
200萬元 |
9 |
勞動保護費用 |
400萬元 |
10 |
住房費用 |
300萬元 |
11 |
其他人工成本 |
180萬元 |
12 |
全年從業人員投入總工時 |
1200000工時 |
請根據表2中的相關數據,核算出該企業2012年以下四項經濟指標。
(1)全年增加值(采用收入法)。(4分)
(2)全年人工成本總額。(4分)
(3)全年人工費用比率(4分)
(4)全年從業人員小時勞動報酬率。(4分)[2013年真題]
【答案】(1)全年增加值(采用收入法)=勞動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3600+3000+2400+6000=15000(萬元)
(2)全年人工成本總額=企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培訓費用+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其他人工成本=3600+1440+400+200+400+300+180=6520(萬元)
(3)全年人工費用比率=人工費用/銷售收入(營業收入)=6520÷32000=20.38%
(4)全年從業人員小時勞動報酬率=人工成本/從業人員投入總工時=6520÷1200000-0.00543=54.3(元/小時)
【例題2】某公司上年度人工費用如表3所示。上年度凈產值為12250萬元,本年度確定目標凈產值為14550萬元,目標勞動分配率與上年度相同。請根據上述資料,分別計算出該企業本年度目標人工成本總額及目標人工成本的增長率。(17分)[2012年真題]
表3某公司上年度人工費用統計表
單位:萬元
在崗員工工資總額 |
不在崗員工 工資總額 |
社會保險 |
福利 |
教育費用 |
勞動保護 費用 |
住房費用 |
其他人工 成本 |
招聘費用 |
3060 |
70 |
800 |
220 |
50 |
58 |
120 |
30 |
42 |
【答案】企業本年度目標人工成本總額=企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社會保險費+福利費用教育費用+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其他人工成本=3060+70+800+22050+58+120+30+42=4450
(萬元)上年度人工費用=在崗員工工資總額+不在崗員工工資總額=3060+70=3130(萬元)目標人工成本的增長率=(4450÷3130)×100%-100%=142%-100%=42%則該企業本年度目標人工成本總額為4450萬元,目標人工成本的增長率為42%。
3.綜合分析題
答題時要注意,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有關原理、程序、步驟、工具和方法,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對策建議或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命題視角:不是簡單孤立地考核某個知識點,而是考核考生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綜合運用能力,命題視角一般出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各模塊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方法上。
【例題1】某家用電器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嚴先生,正在審核2014年度的公司全員培訓計劃。由于公司技術資源部編制的設備運維案例庫、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案例庫、管理與技術案例庫等已通過審定,嚴經理認為在2014年的人員培訓計劃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案例庫這一培訓資源,克服以往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培訓方法過于單一等方面的不足,使員工培訓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因此,嚴經理在修改意見中,提出“一定要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培訓方法,如案例分析法、事件處理法、模擬訓練法等,充分開發利用公司新建的案例庫系統,使受訓者積極參與培訓,能夠認真地汲取過去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其實戰能力”。
請結合本案例,分析說明事件處理法的基本程序和實施要點。(18分)[2013年真題]
【答案】事件處理法的基本程序如下。
(1)準備階段,包括:指導員確定培訓對象及人數;指導員確定議題的大致范圍;每位學員根據議題制作個人親歷案例;指導員將學員分組;確定會議地點和會議時間;指導員準備好相關知識。
(2)實施階段,包括:指導員向各小組成員介紹本法實施概要、背景特色及注意點;各小組簡單介紹小組成員所提出的個案;從較容易討論的內容開始,由指導員或組長排定討論程序;各組開始進行討論。
事件處理法實施的要點如下。
(1)指導員確定的議題范圍不宜過細,以免學員們沒有問題可討論;議題涉及問題不宜太少,否則不能充分實現公司情報的共有化利用。
(2)制作個人親歷案例時應注意的事項:這一案例應該是你親身經歷的問題中最難解決的一個實例;應盡可能是最近發生的;應是工作上經常發生的,難以判斷、把握和處理,不能任其再次發生的;要簡單記述該案例的原委。
(3)記錄個案發生的背景時應依據的5W2H原則:何人(Who)、何事(What)、何時(When)、何地(Where)、何物(Which)、如何做(How)、多少費用(Howmuch)。
(4)各組討論時應注意:學員自主討論,指導員不參加討論;自主討論時,必須明確討論目標,并注意時間的控制,每個個案的進行時間為30~40分鐘;主持人在回答組員咨詢時,應回答事件發生前的背景情況,而不是事件發生后的解決策略。
(5)在討論“學到些什么”時,需多花費一些時間。
最新資訊
- 202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資料匯總2023-07-23
- 202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復習資料2023-07-07
- 2023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知識點匯總2023-05-06
- 202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試重點2023-02-23
- 2022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知識點2022-11-01
- 202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知識點總結2022-06-26
- 202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試資料2022-06-22
- 202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重點2022-06-02
- 2022年人力資源三級考點2022-05-26
- 2022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重點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