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基礎知識》輔導:人工成本核算


相關推薦:歷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一、二、三級)真題預測命中率匯總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及其構成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
企業人工成本也稱用人費用(人工費用)或人事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用于支付給員工的全部費用。它包括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費用、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可以看出,人工成本并不僅僅是企業成本費用中用于人工的部分,還包括企業稅后利潤中用于員工分配的部分。
(二)人工成本的構成
1.根據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和《工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我國工業企業人工成本的構成范圍及列支渠道如下。
(1)產品生產人員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制造費用——直接工資)。
(2)產品生產人員的福利費(制造費用——其他直接支出)。
(3)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制造費用)。
(4)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福利費(制造費用)。
(5)勞動保護費(制造費用)。
(6)工廠管理人員工資(管理費用——公司經費)。
(7)工廠管理人員的福利費(管理費用——公司經費)。
(8)員工教育經費(管理費用)。
(9)勞動保險費(管理費用)。
(10)失業保險費(管理費用)。
(11)工會經費(管理費用)。
(12)銷售部門人員工資(銷售費用)。
(13)銷售部門人員的福利費(銷售費用)。
(14)子弟學校經費(營業外支出)。
(15)技工學校經費(營業外支出)。
(16)員工集體福利設施費(利潤分配——公益金)。
在計算人工費用總額時,可以將上述各項工資支出匯總,或在“應付工資”科目中核算工資總額。員工的福利費用也可在工資總額基礎上按規定的14%計算。
2.按照我國勞動行政主管部門人工成本統計的口徑,人工成本一般包括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含不在崗員工生活費)、社會保險費用、住房費用、福利費用、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七個組成部分。
(1)從業人員勞動報酬。
(2)社會保險費用。
(3)住房費用。
(4)福利費用。
(5)教育經費。
(6)勞動保護費用。
(7)其他人工成本。
二、確定合理的人工成本應考慮的影響因素
合理的人工成本一般是指企業所能合理負擔的人工成本,因此,為了企業的穩定發展,自然不允許人工成本無限制地增長。但如果企業所付員工的工資不足以維持生計,員工的勞動力再生產就得不到保證,不但勞動者本身的積極性受到影響,而且企業也將損失員工應發揮出來的生產能力。
如果企業支付員工的工資低于市場行情.即市場工資率,有才能的人將被吸引到薪資水平較高的企業,而一旦企業喪失了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就無法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由此可見,確定合理的人工費用,應以企業的支付能力、員工的生計費用和工資的市場行情這三個因素為基準來衡量。
當然,在確定合理人工費用時,以上三個因素不一定要有同等的權數,有些情況下以企業的支付能力為主,有些情況下應以市場行情為主,哪個因素重要,還需要企業與代表員工一方的工會共同協商。
(一)企業的支付能力
影響企業支付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1.實物勞動生產率。指某一時期內平均每一員工的產品數量。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2.銷貨勞動生產率。指某一時期內平均每一員工的銷貨價值。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3.人工成本比率。指企業人工成本占企業銷貨額的比重,也可以說是企業人均人工成本占企業銷售勞動生產率的比重。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也是分析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最簡單、最基本的指標之一。
4.勞動分配率。指企業人工成本占企業凈產值(也稱企業增加值或附加值)的比率。它也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重要尺度。該比率高,對凈產值勞動生產率而言,無疑是人工成本過高。確定企業適宜的勞動分配率,既要把企業報告期的分配率與上一時期比較,也要與同一時期的其他公司的分配率相比較。企業報告期的分配率與上期比有所降低,與同期同行業其他企業的分配率相當,即可視為合理適當的分配率。企業的薪酬水平是由各種生產率所決定的。因此,當薪酬水平比其他企業低時,就需要提高影響薪酬水平的各種生產率。但是,應當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生產率的增長先于薪資的增長。這些措施是提高企業的技術構成、資金周轉率,生產緊俏或適銷對路產品等。當企業的利潤和折舊費增長率快于人工成本的增長率時,勞動分配率就會降低。
5.附加價值勞動生產率。也稱凈產值勞動生產率,指平均每一員工生產的附加價值或凈產值,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6.單位制品費用。指平均每件或每單位制品的人工成本。理想的情況是:平均費用比其他企業高,但單位制品費用比其他公司低。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7.損益分歧點。指企業利潤為零時的銷貨額,是企業盈虧的分界點。在損益分歧點中,人工成本是不能超額支出的,如超額支出,就會造成企業虧損。
(二)員工的生計費用
員工要領取薪酬來維持生計,因此,薪酬必須能夠保障員工某一水準的生活。能夠保障這一生活水準的費用稱為生計費用。生計費用是隨著物價和生活水平兩個因素變化而變化的。如果物價水平不變,生活水平提高了,則生計費用也就提高了;如果生活水平不變,物價水平提高了,則生計費用也將提高。因此,用于保障員工某一生活水準的生計費用的工資,是企業“非支付不可的薪酬”,是合理用人工成本的下限,而不管企業的支付能力如何。
即使企業經營不善,也不能支付低于員工生計費用的工資。因此,企業應把按支付能力計算的所能支付的適度工資與員工的生計費用所需要的工資相均衡后確定合理的人工成本。
由于生計費用是隨著物價和生活水準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在由生計費用測定人工成本時,先要掌握物價的變動情況。物價的變動可從政府公布的物價指數中獲得,但要注意地域的差異。了解了物價指數,也就可以確定貨幣薪酬的最低增長幅度了,起碼要使兩者相一致。以不使原有的生活水準下降。關于生活水準的提高程度,如果由各企業確定是極為困難的,可以參照國民經濟計劃確定實際工資提高幅度,但要注意參照本地的一般情況。
(三)工資的市場行情
工資的市場行情,也稱市場工資率。企業所支付的薪酬盡管在企業可支付能力的范圍內,盡管符合生活水準,但如果本企業支付的薪酬低于其他同類企業,有才能者就會外流,以致連必要的勞動力也難以保留。因此,確定合理薪酬還要考慮一般市場行情。
在把本企業的薪酬與市場行情比較時,一般所用的方法是把本企業某一類型勞動者的個別薪酬與其他企業同類型勞動者的個別薪酬相比較,然后再考慮員工構成的基礎上推算出平均薪酬,以此作為判斷全體薪酬水平的資料。對此,最好的參考資料是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行業工資資料。
確定薪酬水平要考慮工資的市場行情,這一條也稱為同工同酬原則,即在不同的行業、企業,完成同樣或同等價值的工作,應當得到同樣的工資。
最新資訊
- 202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資料匯總2023-07-23
- 202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復習資料2023-07-07
- 2023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知識點匯總2023-05-06
- 202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試重點2023-02-23
- 2022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知識點2022-11-01
- 202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知識點總結2022-06-26
- 202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試資料2022-06-22
- 202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重點2022-06-02
- 2022年人力資源三級考點2022-05-26
- 2022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重點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