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重點:非干擾性研究


8.2.4非干擾性研究
非干擾性研究是不接觸研究對象而把握資料本質的研究技術。工作對象不受研究過程和場境的影響而變化是其根本特征。常用方法包括現存統計資料分析、歷史分析和比較分析。
(1)現存統計資料分析就是對既有統計數據進行剖析以進一步發現其信息,可以直接實現研究目的,也可以為大型研究提供背景資料。
現存統計資料可能存在效力和可信度問題。前者即資料是否反映了研究對象的真實信息,后者即資料在不同時間和地點是否接近或一致。現存統計資料也可能并不覆蓋研究者感興趣的內容,測量手法可能并不有效代表所測的變量和概念。
統計資料的審校要完成如下工作:①了解其來源、目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技術,以對其背景有全面把握;②了解資料的指標定義、分組、統計范圍等信息從而判斷其可比性;③對可疑資料進行邏輯檢查和重復檢查。
(2)對比法可以以現存非統計資料為研究對象,比較法又分為歷史分析和比較分析兩種。避免資料錯誤是比較法的關鍵。比較法應該遵循以下原則:①橫向與縱向比較結合;②比較共同點和差異點;③注意可比性;④發現和比較本質的異同。
8.2.5行動研究
(1)內涵行動研究是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一起參與“研究”和“行動”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有“對行動進行研究”、“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和“由行動者研究”等多重含義。行動研究具有如下特點。
特別推薦:環球網校考研頻道(在職碩士)正式上線
>>>更多信息請關注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考試頻道 社會工作者考試論壇!
①目標在于改善實踐本身和優化實務工作者的工作情境,而不是理論建構。
②對象是行動者的實踐情境。
③研究者就是實務工作者,他們通過研究與行動的配合,提高改造社會的實踐能力。
④研究者與行動者進行伙伴式合作,邊行動邊研究。
⑤研究成果的應用者就是實務工作者和研究者自身,并體現出即時性。
⑥研究效果在于解決實踐問題,促進實務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增強其實踐能力,實現其專業成長和全面發展。
(2)類型 行動研究按照側重點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①行動者用科學方法對自己的行動進行的研究,它可以是小規模的實驗研究,也可以是大規模的驗證性調查,一般結合自己實踐中的問題進行;②行動者為解決自己實踐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③行動者對自己的實踐進行批判性反思。
行動研究根據參與者對自己行動的反思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①“行動中認識” 對實踐者的例行式行動進行的研究,通過觀察和反思了解其無法用語言清楚表達的內隱性知識。
②“行動中反思” 對特定情境進行反思式交談,促使參與者將思考轉換為行動,比較不同策略,提煉相同因素,排除不恰當做法。
③“對行動進行反思” 參與者用口語明白地建構或形成知識,把自己抽離出行動,對自己的行動進行反思,從而強化了他們對自己的行動的細微分析,將其內隱知識明朗化。行動研究根據參與研究的成員成分不同可分為三種模式:①合作模式;②支持模式;③獨立模式。
(3)評價
①行動研究將研究和行動整合起來,克服了其他研究理論和實踐脫節的不足。
②行動研究注重個別性和深入性,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問至少是伙伴式的工作關系,有時研究者就是行動者或被研究者,在策劃、行動、考察、反思的循環往復過程中,研究者與行動者不斷分享感受和經驗。
③行動研究的特性與社會工作的倫理非常接近。
特別推薦:環球網校考研頻道(在職碩士)正式上線
>>>更多信息請關注環球網校社會工作者考試頻道 社會工作者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福利來襲!2025年社工考試成績公布,憑成績單速兌,時間有限,速來!2025-07-25
- 2025年中級社工考試考點匯總(法規+綜合能力+實務)2025-05-07
- 【2025年中級社會工作者兌換福利】2025年社會工作者各科真題解析課程免費拿!2025-04-29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匯總(初級+中級各科目)2025-04-25
- 2025年社工考試考點梳理:初級與中級的高頻知識點2025-04-11
- 2025年高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大綱2025-04-09
- 2025年社工三色寶典來襲,邏輯梳理助力備考新高度(中級3科目)2025-04-08
- 2025年中級社工實務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
- 2025年社工《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中級)》考點(內含重點難點、易錯點、理解點)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