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視野:美國社會工作的大挑戰—普惠金融與金融能力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在“社會工作與普惠金融”主題對話時指出,貧窮很大程度上是系統性和制度性的因素造成的, 也應從改變系統和制度入手解決,社會應該創造公平的機會讓貧困家庭擺脫困難。幫助弱勢群體的普惠金融服務就是這樣公平機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弱勢群體和貧困人口需要適合他們自身需求的金融服務、金融框架和金融政策。這種觀點固然很有啟發, 但也可能引發一些疑問:這是要幫助弱勢群體和貧困人口“理財” 嗎?如果窮人連基本的溫飽都面臨挑戰,他們會有金融服務的需求嗎?
美國社會工作介入普惠金融服務與金融能力何以可能
在一個高度金融化的信息時代,美國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多樣的金融服務密切相關,比如銀行和電子支付系統、信用分數和信用卡、大學助學貸款和房貸、稅收、醫療保險、汽車保險、房屋保險、養老保險以及投資理財的產品。缺乏這些金融服務,很多生活功能將變得低效甚至無法實現,影響個體經濟福祉。除了高度的金融化,另一個凸顯金融服務與金融能力重要性的趨勢是急劇增加的經濟不平等。按照美國人口的財富從高到低排列, 排位最高的1% 人口擁有的財富已經超過底部90% 人口財富的總和, 不平等加劇了底層弱勢群體經濟波動的風險。隨著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以人力資源為基礎的勞動收入在降低經濟不平等和減少經濟風險中的作用逐漸削弱。因而,個體和家庭更需要擁有合理的金融服務與優化的金融管理來降低這種風險,比如通過更完備的金融準備來應對失業。
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頒布的倫理準則指出:社會工作專業的使命在于協助所有人,尤其是弱勢群體、受壓迫者及貧窮者,滿足其基本需求,促進人類的福祉。這當然也包括個體和家庭的經濟需求和經濟福祉。然而在美國, 許多社會工作介入的弱勢群體和貧困家庭,并沒有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近四分之一的低收入家庭沒有銀行賬戶,三分之一的低收入家庭沒有信用記錄。他們往往使用高價、非主流、風險性更高的服務(比如抵押和高利貸)。這些服務不僅無助于改善經濟福祉,反而可能增加金融風險,服務對象往往也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管理好有限的經濟資源。弱勢群體和貧困家庭由于缺乏金融服務、知識和技能導致的困難和社會工作者的許多專業服務內容糾結在一起,比如金融服務與家暴受虐者的經濟獨立、經濟金融資源的分配與家庭代際糾紛、家長的金融信托和殘疾兒童的長期經濟保障、金融困境和案主的精神健康、小額貸款和低收入家庭的創業、小額保險和農戶的農業生產等等。不解決這些金融困難, 就沒有辦法推進社會工作者想要達到的目標。金融服務與金融能力已經成為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實現自身福祉無法回避的重要內容。
更重要的是,社會工作在實現普惠金融服務和發展金融能力的過程中,有著金融服務部門沒有的獨特優勢,能夠發揮其他部門不能企及的獨特作用。一般而言,金融服務部門提供的產品都是在市場框架之內,有著追求利潤的需求。因此很多弱勢群體和貧困家庭享受不到適合他們需要的、無償或低償的產品與服務,不得不使用高風險的非主流產品。相比于金融部門,社會工作與弱勢群體和貧困家庭有最直接的聯系, 最了解他們的需求,有著天然的社會服務平臺為他們提供與家計金融相關的服務,并有能力把這種服務同其他的社會工作專業內容進行有機整合。
美國社會工作介入普惠金融服務與金融能力溯源
當然,美國社會工作界的這種認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它的歷史根源,并經過了三十年的思考與實踐,同時也面臨進一步探索與發展的挑戰。最早為弱勢群體與貧困家庭提供家計金融相關的社會工作服務可以追溯到19 世紀末期。例如,慈善組織會社在濟貧的過程中,收集家計金融的經濟信息、鼓勵節儉與儲蓄的金融行為。到了20世紀90 年代, 美國社會工作者謝若登(Sherraden) 發展了幫助弱勢群體與貧困家庭進行資產積累的金融服務,支持他們脫貧和經濟發展,并以社會政策的形式確定下來并在全球推廣。如果說尤努斯(Yunus)開創了在市場框架中為窮人小額貸款的金融服務的理念和實踐,社會工作則當之無愧地開創了在社會政策的框架中為窮人積累資產的金融服務的理念和實踐。可以清楚地看到, 既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金融家, 恰恰是與弱勢群體和貧困人群有著最密切聯系的社會工作者,充分認識到資產建設這一通過社會政策的方式提供財富積累的金融服務對于窮人的重要性。社會工作專業對于實現普惠金融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特別是近十年來,美國社會工作界已經綜合了先前的實踐和研究,認識到弱勢群體和貧困家庭不僅需要資產建設、小額貸款、信用和保險的金融服務,他們最終需要普惠包容的綜合服務。把他們排斥于這些金融服務之外是不公平和不正義的,而社會工作正是消除這種隔離和排斥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實現普惠金融是社會的共同目標,而不是專屬于金融服務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美國社會工作界力圖倡導創造性、開拓性、有想像力的專業服務,不囿于服務對象局促的現實條件(例如貧窮和缺乏金融資源)、不囿于傳統的專業內容和模式(例如與專業金融無關),也不囿于現有社會部門的分工與職責。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和背景之下,美國社會工作才把普惠金融與金融能力作為專業的大挑戰之一。
2015 年,美國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會在社會工作者協會、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和社會工作研究學會的支持下,公布了12 項社會工作在未來10 到20 年間面臨的重大挑戰。除了社會工作者耳熟能詳的專業內容,也包括了通過普惠金融服務(Financial inclusion)確保所有個體和家庭擁有金融能力(Financial capability)和資產建設(Asset b u i l d i n g)來實現他們的經濟福祉。美國社會工作界已經逐步認識到,普惠金融服務與金融能力是社會工作需要參與解決的重要問題,社會工作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承擔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提升自己從事與金融社會服務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美國社會工作關于普惠金融與金融能力的理論、教學和實踐
在金融服務與金融能力這一領域,美國社會工作界針對理論發展、專業教育、實務拓展進行了系統地探索和努力。理論發展的核心體現在對“金融能力”概念的重新定義。借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 關于“可行能力”的定義,社會工作者認為金融能力是指個體的金融知識技能與他們所能享有的金融服務之間互促的一種狀態。個體只有在擁有金融知識技能,同時享受符合他們需求的金融服務的前提下,才擁有金融能力。普惠金融服務與金融知識和技能是實現金融能力的兩個前提,兩者缺一不可。傳統的家庭金融服務行業通常著力于一個前提,通過教育和培訓改善個體的金融知識和技能。社會工作則更多著力于兩者的整合,使之適應于社會工作專業關于個人行為與社會環境互動的核心理念。
圍繞著金融能力與資產建設的理論和概念,美國社會工作界對專業教育進行全行業的摸底評估, 提出完整大綱,準備了相關的教育材料,并在二十多個社會工作的教育機構實踐并檢驗了大綱的效果。這些教材是社會工作者實踐與努力的最直接成果,且已經傳播到了其他的國家與地區。下一階段的教育實踐,其主要目標包括發展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把教綱擴展到超過60 個社會工作教育機構中去。
與此同時,美國社會工作界對“金融社會工作”的實務領域進行了初步探索和規劃。簡言之,金融社會工作是通過宏觀、中觀和微觀的實踐來改善個體的金融知識和技能,創造或幫助他們獲得需要的金融服務,增強服務對象的金融能力,進而實現他們的經濟福祉。事實上,社會工作者在傳統的實務中也一直在從事著金融社會工作所定義的服務內涵。“金融社會工作” 的界定正是嘗試對這些實務進行更系統的歸類和劃分。(黃 進 瑪格麗特·謝若登 鄒 莉)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環球網校編輯整理的社工視野:美國社會工作的大挑戰—普惠金融與金融能力,不想錯過社會工作者考試報名、準考證打印、考試時間、成績查詢等信息,環球網校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使用該服務后,時間公布后可以及時收到成績查詢時間的短信通知。更多社會工作者考試精華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四川德陽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申報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23
- 福建南平浦城縣2025年社工證一次性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23
- 海南陵水社工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一次性獎勵10000元2025-09-22
- 2025年江蘇南通通州區社會工作者證書補貼通知:獲取社工證最高可申領3000元2025-09-18
- 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2025年社會工作者考試獎勵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8
- 2025年江蘇南通如皋市社會工作者證書一次性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7
- 江蘇南通如東縣2025年社會工作者證書獲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3000元2025-09-17
- 江蘇南通崇川區2025年社會工作者證書獲證獎勵申請通知:最高可申領3000元/人2025-09-16
- 四川德陽經開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6
- 四川德陽旌陽區2024年社會工作者考試一次性獎勵發放通知(最高可申領2000元)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