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復習資料(18)


第二單元 薪酬外部競爭力:薪酬水平的控制
1、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的前提是一個充滿競爭的靜態社會。這個靜態社會有以下特征:(1)在整個經濟社會中,不論是產品市場還是要素市場均是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價格和工資不由政府或串通的協議操縱;(2)假定每種生產資源的數量是已知的,顧客的愛好或者工藝的狀態都沒有發生變化,即年年都是用相同的方法生產出同等數量的相同產品;(3)假定資本設備的數量是固定不變的,但是這些設備的形式可以改變,可以與可能得到的任何數量的勞動力最有效地配合;(4)假定工人可以相互調配,并且具有同樣的效率,也就是說,完全沒有分工,對同行業的工人只有單一的工資率,而不是多標準的工資率。
2、勞動邊際生產力遞減:隨著工人的人數不斷增加,剛開始產量會增加,但人數增加到一定數量后,沒增加一個工人,工人所分攤到的設備數量減少,從而每一單位勞動力的數量減少,追加的新工人的邊際生產力遞減,最后增加的工人的邊際生產力最低。
從勞動力的需求看,工資取決于勞動的邊際生產力。
工資是由投入的最后一個勞動單位所產生的邊際產量決定的。
從勞動力的供給看,工資取決于兩個因素:(1)勞動者及家屬的生活費用以及接受培訓和教育的費用;(2)勞動的負效用(勞動負效用需要用金錢或閑暇來補償)。
3、工會提高工資的方法:限制勞動供給;提供工資標準;改善對勞動的需求以及消除雇主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壟斷。
4、人力資本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以其數量和質量形式表示的資本,它由勞動者的知識、技能、體力(體質、健康狀況)等構成。
5、人力資本是通過人力資本投資形成的,人力資本投資:(1)有形支出(又稱為直接支出、實際支出,其中主要支出是教育支出);(2)無形支出(又稱為機會成本);(3)心理損失(又稱為精神成本、心理成本)。
6、對勞動力需求模型修正的三種理論:(1)薪酬差異理論(負特性包括:培訓費用很高;工作安全性差;工作條件差;成果的機遇少等);(2)效率工資理論(高薪酬可以提高企業效率:吸納高素質應聘人員;減少跳槽人數,降低員工的流失率;員工對企業的高度認同感,會激發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因為被解雇的代價增加,工人會盡量避免“怠工”;減少管理及其相關人員的配置);(3)信號工資理論(兩種薪酬決策:一是基本工資低于市場工資率,但獎金豐厚,培訓機會多;二是基本工資與市場工資率相當,但它沒有與業績掛鉤的獎金)。
7、對勞動力供給模型修正的三種理論:(1)保留工資理論;(2)勞動力成本理論;(3)崗位競爭理論。
影響產品市場的兩個關鍵因素是:產品市場的競爭程度和產品需求。
8、薪酬策略:領先型(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組織吸納和保留員工的能力)、跟隨型、滯后型和混合型四種不同的薪酬策略。
跟隨型策略的理由:(1)薪酬水平低于競爭對手會引起企業員工的不滿,導致生產效率下降;(2)薪酬水平低還會制約和影響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的招聘能力;(3)關注同行業的市場薪酬水平是企業高層決策者的責任,薪酬水平的合理確定不僅關系到外部的競爭力,還關系內部人工成本合理確定的問題。
更多信息請訪問:人力資源管理師頻道首頁
最新資訊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點,高頻考點集錦2025-09-08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章節重點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