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力資源二級基礎知識:勞動法


1、勞動法可以指:勞動法律部門、國家的勞動法典、勞動法學或勞動法課程
2、勞動法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
3、勞動法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
4、勞動法所調整的勞動關系的特征:*發生的原因是實現勞動的過程;*是在用人單位錄用了勞動者之后才發生的;*是有職業的有償的勞動而發生的關系。
5、勞動法的主要內容;*就業促進;*集體談判和集體合同;*勞動標準;*職業技能開發;*社會保險;*勞動爭議處理;*勞動監督檢查。
6、勞動標準一般指最低勞動標準,具有單方面的強制力,勞動關系當事人可以約定高于勞動標準的勞動條件但不能低于勞動標準的條件。其內容包括:*最低工資標準;*最長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勞動條件。
7、《勞動法》于1994年7月5日由八界人大八次會議通過并于1995年1月1日開始實施。
8、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勞動既是權利又是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9、勞動法對勞動力市場的作用:1、確認勞動者為勞動力所有者,使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處于勞動力供方主體的法律地位2、通過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為勞動力供求雙方通過市場相互選擇和勞動力作為生產要素在市場上自由流動提供了法律條件3、實行統一的勞動標準和社會保險制度,使勞動力在使用和流動過程中得到基本保障,同時,也使勞動力市場上的勞動力資源不中斷》
10、憲法對勞動者保護的權利有:勞動權、勞動保護權、休息權、職業培訓權、物質幫助權、企業民主管理權等。
11、勞動法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有: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2、平等保護3、全面保護4、基本保護
12、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1、雙重價值取向2、勞動力資源的宏觀配置3、勞動力資源的微觀配置
13、勞動法律關系與勞動關系的聯系和區別:勞動法律關系是勞動法調整勞動關系的結果的體現;前提不同(勞動交換――勞動法律法規);內容和效力不同(勞動法律關系以法定的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受國家強制力保護和約束;勞動關系以勞動為內容,如果無強制性規定,可以不受強制力保護。)
14、勞動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主體(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內容;*客體(勞動力/勞動行為)。
15、集體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工會和用人單位;勞動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勞動行政主體(勞動行政機關或授權部門)和勞動行政相對人(勞動者或用人單位)。
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保過班套餐>>> 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一對一金牌雙證套餐>>>
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點,高頻考點集錦2025-09-08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章節重點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