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師:績效管理中的矛盾沖突與解決方法


所謂績效改進就是指確認組織或員Il作績效的不足和差距,查明產生的原因,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進計劃和策略,不斷提高企業員工競爭優勢的過程。
設計并構建了企業單位的績效管理體系,通過培訓各級主管掌握了績效面談的技巧,能夠使績效信息得到有效實施反饋,這一系列活動極大地增強了有效實施績效管理的可能性,但要使其轉變為現實,形成實際意義上的生產力,尚有以下幾項重要的工作,需要認真研究并努力完成。
(一)分析工作績效的差距與原因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分析工作績效的差距
在對員工績效進行考評時,不但要對員工績效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分析其工作行為、工作結果,以及計劃目標實現的程度,還要找出其工作績效的差距和不足,具體方法有:
(1)目標比較法。它是將考評期內員工的實際工作表現與績效計劃的目標進行對比,尋找工作績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例如,某下屬績效計劃的目標是在本期內市場銷售額達到l00萬元,實際只完成了80萬元,實際與計劃相比,有20萬元的差距。
(2)水平比較法。它是將考評期內員工的實際業績與上一期(或去年同期)的工作業績進行比較的方法。例如,某個員工上個季度考評時,一次產品抽查的不合格率為3%,而本季度該員工的一次產品抽查的不合格率為5%,比上個季度超出2個百分點。
(3)橫向比較法。為了查找工作績效上的差距和不足,除了可以采用上述的目標比較法和水平比較法之外,還可以在各個部門或單位之間、各個下屬成員之間進行橫向的對比,以發現組織與下屬員工工作績效實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2.查明產生差距的原因
在找出員工工作績效的差距之后,各級主管還應當會同被考評者,一起查找和分析產生這些績效差距的真正原因,因為績效管理的目標是要不斷地改進工作,提高組織與員工的業績水平。
如前所述,影響和制約工作績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員工主觀的因素也有企業客觀的因素,既有物質的影響因素也有精神的影響因素,特別是員工的工作行為和工作表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圖4―3所示。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業績。
3.正向激勵策略與負向激勵策略
正向激勵策略是通過制定一系列行為標準,以及與之配套的人事激勵政策如獎勵、晉級、升職、提拔等,鼓勵員工更加積極主動工作的策略。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采用正激勵策略時,必須制定高精度高水平的工作行為和表現的衡量指標和標準,如若采用行為觀察法,首先就應該設計出可行性和適應性強、精度較高的行為觀察量表,才能保證績效考評的精度。然后,必須讓組織中所有員工對行為標準有明確了解,制定出具體的實施計劃,并對實現和達到計劃目標后所應受到的獎勵作出具體詳細的規定。
對達到和實現目標的員工所給予的正向激勵,可以是物質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榮譽性的;可以采用貨幣的形式,也可采用非貨幣的形式。激勵的形式和內容具有多種類型和多樣化的特征,如圖4―5所示。例如,我國的有些企業曾采用過“工時獎勵”的制度,即員工只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上級下達的計劃指標和工作任務。至于他們在何時上下班,如何倒班,如何考勤,企業不再過問。采用這種激勵方式受到一線員工的普遍歡迎,同時還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工作的質量和數量。
注,①繼續強化萊種行為的激勵。如表彰、獎勵l 0抑翻或停止某種行為的激勵I0源于員工對工作的興趣和完成任務所帶來的滿足感,④通過對員工完成工作任務支付適當報酬的辦法來激勵員工;@按照激勵發揮效用的時間長短來劃分,既有長期發揮作用的激勵,也有短期發揮作用的激勵。
負激勵策略,也可以稱為反向激勵策略,它對待下屬員工與正激勵策略完全相反,采取了懲罰的手段,以防止和克服他們績效低下的行為。懲罰的手段主要有:扣發工資獎金、降薪、調任、免職、解雇、除名、開除等。對下屬員工輕微的過錯,則采取勸解告誡的方式,以口頭責備、非語言暗示(如皺眉頭、聳肩頭等肢體語言),給他們敲敲警鐘。
采用負激勵策略能夠起到三個方面的作用:第一,對工作表現差的員工是一種“激勵”,使其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促進其改正錯誤,迎頭趕上先進的員工;第二,對組織中其他的員工起到警示和告誡的作用,使他們在心靈上受到一定的觸動,能清楚地分辨什么是正確的、符合標準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不符合標準的行為,從而積極努力地工作,達到組織和主管的要求及期望值l第三,有利予健全和完善企業競爭、激勵與約束機制,在員工之間營造良好的“比、學、趕、幫、超”的組織文化氛圍。與其他激助策略一樣,雖然它被企業普遍采用,可以起到“懲一儆百”的作用0但如果應用不當,也會產生消極的負面影響,如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下降,各種費用開支增加等。
無論采用何種激勵策略,人力資源部門及其各級主管都應當認真地做好以下基礎工作:健全完善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與績效管理有關的培訓、獎懲等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任何一種組織要保證其高效率地安全運行,必須以健全完善的規章制度為依托。一般來說,規章制度是對企業長期管理實踐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它不但能夠體現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客觀規律的要求,也應當與企業外部的環境、國家的法律法規保持統一性和一致性。因此,它在企業中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強制性,要求企業全員認真執行。
雖然,從邏輯的順序上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是規章制度的制定者,各級主管是貫徹實施者.一般員工是遵守者,但對企業活動的全過程和全體員工來說,它都是大家應當認真遵守和執行的。無論實施哪一種激勵的策略,都應當認真地維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客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只有不偏離規章制度,才能保障激勵策略穩定可靠地發揮作用。
為了保障激勵策略的有效性,應當體現以下原則要求:
(1)及時性原則。無論是正激勵還是負激勵,都要盡早、盡快執行,如果“時過境迂”,時間拖得過長,再大強度的獎勵或處罰也將失去意義。
(2)同一性原則。在任何時間對任何人,采用同一尺度進行衡量,所得到的獎懲不能有嚴有松、前后不一,應當始終保持一致,確保獎懲的同一性和公正性。
(3)預告性原則。對于員工的獎懲,應當貫徹“預先告訴、清楚明確、詳細具體”的原則,使他們無論對成績還是對失誤都有所警覺,有所感悟,特別是那些已經出現多次失誤的人,盡早地勸導和告誡,不至于使其越陷越深而無法自拔。
(4)開發性原則。對各種激勵策略的貫徹執行者來說,為了提高激勵策略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對他們的培訓和管理技能的開發,使他們能夠熟練地掌握具體的方針政策與激勵的技術技巧,并不斷的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4.組織變革策略與人事調整策略
大量的事實證明,有時員工的績效低下并不是其主觀因素造成的,可能是由于組織制度不合理、運行機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這時需要采取組織變革的策略,通過系統的組織診斷,找出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組織.的整頓和調整,從而為員工工作績效的提高創造優化的環境,提供組織上的保障。
當績效管理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可能會出現員工績效停滯不前或各種措施失效的情況,這時,作為人力資源部門或上級主管人員不必驚慌失措,應當冷靜面對,采取應急性人事調整策略,如:
(1)勞動組織的調整。有時員工工作績效不高,并不是員工的勞動態度和勞動能力存在問題,可能是由于分工與協作方式、工作地的布置、勞動條件和環境等因素,造成員工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使績效下降,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對勞動組織進行必要調整,變換作業環境和方式以后,員工工作績效也將會發生新的變化。
(2)崗位人員的調動。有時組織中工作績效不高,可能是個別人員的問題,如與工作崗位不適應,與同事工作作風、習慣不適應等,這時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崗位,將其安排到其他更適合的崗位上去工作,可能會使其績效明顯提高,即所謂“人挪活,樹挪死”的道理。
(3)其他非常措施,如解雇、除名、開除等。有時企業為了維護全局的整體利益,對個別的特殊“人物”,不得不采取非常的人事措施,使其盡快離開單位,對個別的“害群之馬”,如不采取果斷措施,可能會影響到一大批員工,嚴重干擾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201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保過班套餐>>> 201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一對一輔導套餐>>>
201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課程免費試聽>>> 2012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課程報名>>>
最新資訊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點,高頻考點集錦2025-09-08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章節重點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