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講義(五)


(三)領導行為
1.領導的概念
(1)什么是領導?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①定義(重點)
領導指影響群體、影響他人以達成組織目標的能力。領導有兩個基本的特點,首先,領導必須具有影響力,因為領導的基本角色是影響他人自愿地追求確定的目標。其次,領導必須具有指導和激勵能力,也就是說在幫助個體或群體確認目標以及激勵他們達到一定目標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②領導影響力的來源
領導的影響力主要來源于組織的正式任命,比如,組織中的各層管理人員的影響力來源于組織的任命,從而具有一定的職權,對員工的行為具有影響力。影響力也可以從其他方面獲得,例如具有與工作相關的專門的技能或才能。因此,不僅是管理者才具有影響力,領導可以從團隊或組織中自然產生并發揮作用。例如飯店經驗最豐富和有最好的人際技能的服務員可以對其他服務員產生影響力。生產班組中技能水平最高、經驗最豐富的員工往往對其他員工有非正式的影響力。
(2)領導技能
成功的領導依賴于合適的行為、技能和行動,領導者的三種主要技能是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①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是一個人對某種類型的過程或技術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例如,會計人員、工程師、文字處理人員和工具制造者所學習到的技能。在操作人員和專業人員層次上,技術技能是工作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但是當員工升職并擁有領導責任后,他們的技術技能就會顯得相對不重要了,作為經理,他們更加依靠下屬的技術技能;在許多情況下,他們基本上不參與他們所管理的技術技能實踐。實際上,許多企業的高層領導對企業生產的技術細節并不熟悉。
②人際技能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人際技能是有效地與他人共事和建立團隊合作的能力。組織中任何層次的領導者都不能逃避人際技能的要求,這是領導行為的重要部分之一。
③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按照模型、框架和廣泛關系進行思考的能力,例如長期計劃。在越高的管理職位上,它的作用也就越重要。概念技能處理的是觀點、思想,而人際技能關心的是人,技術技能涉及的則是事。
領導技能分析表明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需要的三種技能的相對比例是不同的。管理層級越高,工作中技術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杰出的部門領導者有時無法勝任副總裁的職位,因為他們的領導技能的結構不適合更高管理職位的要求,特別是沒有增加概念技能。
2.領導的特質理論 (掌握其觀點)
著名的歷史學家托馬斯曾經說過:“世界的歷史就是偉人的歷史”。受到這種觀點的影響,早期的心理學家在看待領導問題的時候從特質論入手,他們把研究重點放在了人格特質與能否成為領導的關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
傳統的特質理論認為,領導者具有某些固有的特質,這些特質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先天具備這些特質的人才可能成為領導。但心理學家并沒有找到一些特質因素總能將領導者和非領導者,以及成功的領導和失敗的領導的特質相區分。這表明如果想找到一組獨特的特質來鑒別成功的領導者的努力是失敗的。但研究表明有一些特質,如智慧、支配性、自信、精力、富有專業知識,是與成功的領導者一致相關的。這說明具備某些特質確實能提高領導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沒有一種特質能保證領導者的成功。
特質理論由于存在以下一些缺陷,所以在解釋領導行為方面并不十分成功,它的不足表現在:
(1)忽視了下屬的需要:具有某種特質的領導可能適合管理某些下屬,但不適合管理另一些下屬。
(2)沒有指明各種特質之間的相對重要性:成功的領導可能需要具備許多特質,但其中某些特質最為關鍵。
(3)忽視了情境因素:沒有考慮到工作的結構性、領導權力的大小等情境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解釋為什么具有不同特質的領導在各自的組織中都可以工作得非常出色。
(4)沒有區分原因和結果:特質與績效之間的相關研究并不能解釋是因為具有某些特質才導致成功,還是因為成功才建立了這些特質。例如,雖然研究可能發現豐富的專業知識與高的管理績效之間有很好的相關關系,但這并不能表明到底是因為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才獲得了管理的高績效,還是因為擔任管理職位才獲得了豐富的專業知識。
3.領導的行為理論 (掌握其觀點)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由于特質理論在解釋領導行為方面并不十分成功,所以研究人員由對先天特質的研究轉
而研究領導的具體的行為表現。行為理論旨在探討有效的領導是否具有獨特的行為風格。例如,比較民主還是比較專制。
特質理論認為領導是天生造就的,一個人或者是領導,或者不是,所以這種理論對領導的培養與開發并不能提供指導和建議。而行為理論認為強調的是具體的行為方式,而非先天的品質,所以如果行為理論找到了領導方面的關鍵因素,則可以培養和訓練這些行為模式。
俄亥俄模式是經典的行為理論,也是其他的行為理論的基礎。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通
過對一千多個領導行為進行濃縮聚焦,最后將領導行為歸納為兩大類:工作管理和關心人。
工作管理指領導者為了達成目標而在規定或確定自己與部屬的角色時所從事的行為活動,包括組織工作任務、工作關系、工作目標。高度工作取向的領導者關注員工的工作,要求維持一定的績效水平,并強調工作的最后期限。
關心人是指領導者注重人際關系,尊重和關心下屬的建議與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關系。高關心人取向的領導者幫助下屬解決個人問題,友善而平易近人,公平對待每一個下屬,關心下屬的生活、健康、地位和滿意度。
工作管理和關心人構成了領導行為的兩個維度。許多研究發現,高工作取向且高度關心人的領導,比其他類型的領導(在兩個維度上都低,或在一個維度上低,在另一個維度上高)更能促使員工有高績效和高工作滿意度。
更多信息請訪問:人力資源管理師頻道 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點,高頻考點集錦2025-09-08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章節重點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