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計算題匯總


計算題的命題視角:計算題主要檢驗考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所應具有的基本計算能力的程度,以及對各種數據處理和運算水乎的高低。相對來說,計算題所考查的知識面比案例分析題以及方案設計題都要簡單一些,因為計算題所涉及的題目都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所必需用到的一些簡單的計算方法,計算題的命題視角也集中于此。
一、某企業崗位評價表如表1所示
薪酬要素 權重 等級
一 二 三 四 五
1.知識經驗 10 2 4 6 8 10
2.對決策的影響 15 2 5 8 11 15
3.監督管理 20 2 6 11 16 20
4.職責 15 3 6 9 12 15
5.解決問題的能力 15 2 6 10 15 -
6.溝通 10 2 6 10 - -
7.工作環境 15 4 8 15 - -
合計 100 - - - - -
說明:
(1) 崗位評價總點值為800分,(2) 表中的權重是指(3) 薪酬要素占總點值的權重;
(4) 崗位A經過評價,(5) 結果為:知識經驗4等,(6) 對決策的影響3等,(7) 溝通1等,(8) 監督管理1等,(9) 職責4等,(10) 解決問題的能力4等,(11) 工作環境1等;
(12) 崗位B經過評價,(13) 結果為:知識經驗2等,(14) 對決策的影響1等,(15) 溝通1等,(16) 監督管理2等,(17) 職責2等,(18) 解決問題的能力2等,(19) 工作環境3等。
請你計算崗位A、B的崗位評價結果。(本題是企業制定薪酬制度時,在工作崗位評價時所進行的簡單計算。)
答案如下:
1. 崗位A的計算結果是:800×(0.08+0.08+0.02+0.02+0.12+0.15+0.04)=800×0.51=408
2. 崗位B的計算結果是:800×(0.04+0.04+0.02+0.06+0.06+0.06+0.15)=800×0.41=328
二、某市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率為19%,個人為7%;醫療保險企業繳費率為10%,個人是2%+3元;失業保險企業繳費率是1.5%,個人是0.5%。某企業現有員工10名,工資情況每月如表2所示:
表2 某企業員工工資分布
工資(元) 5000 3000 2000 1000
人數(人) 1 3 4 2
問題:企業每月三項保險共需繳納多少保險費?每個員工每月應該繳納多少保險費?(這主要是檢驗考生對福利保險交費的簡單計算能力。)
答案如下:
企業繳費企業的工資總額為 5000+3000×3+2000×4+1000×2=24000元/每月
企業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24000×19%=4560(元)
企業所繳納的醫療保險費=24000×10%=2400(元)
企業所繳納的失業保險費=24000×10%=360(元)
企業每月所繳納的三項保險費總和=4560十2400十360=7320(元)
(2)個人交費(如表3所示)。表3
員工工資(元/月) 5000 3000 2000 1000
員工繳費(元/月) 養老保險費 350 210 140 70
醫療保險費 103 63 43 23
失業保險費 25 15 10 5
三、員工納稅額的計算
某員工應納稅額為4200元,根據其所在城市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為1000元;其適用的稅率為5%,速算扣除數為125元,那么該員工應納稅額為多少?
答:員工應納稅額=(4200―1000)x15%-125=355(元)
四、員工計件工資的計算
某員工的工資實行的是計件工資,在產量為3000個時,計價單價為0.9元/個,產量超過3000個,每超過一個,計件單價為1.1元/個,該員工實際產量為3600個,其實付工資為多少?
答:實付員工工資=3000×0.9十(3600―2000)×1.1=4460(元)
五、員工培訓效益和投資回報率的分析
某公司對其新任主管工作人員開發實施了為期五天的培訓。該培訓項目的核心包括八個方面的能力:1.主管人員的作用和職責;2.溝通;3.工作的計劃、分配;控制和評估;4.職業道德;5.領導與激勵:個以立作業績問題的:分析;7.客戶服務;8.管理多樣化。
新技主管人員的直接上級表示,上述各方面能力在初級主管人員的日常工作中占80%。對于被評估的目標群體而言,每年平均工資加上福利為40000元,將這個數字乘以根據各方面能力所確定的工作成功的比例(80%),可計算出每名學員的貨幣價值為32000元。.如果某人―年內在全部八個方面的能力上都表現成功的話,那么他對于該機構的價值就應該是32000元。
直接上級采用0到9分數制對新任主管人員在每個能力方面的技能進行了評定。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要求的平均技能水平被確定為7,面從事此項工作之前的技能評定分數為4.8,也就是7的69%,(即學員的工作表現為在各能力方面取得成功所要求的技能水平的69%)。培訓項目之后的技能評定分數為5.8,也就是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水平的83%。培訓項目成本為1400元/學員。
根據案例計算學員培訓后的效益和投資回報率。
簡答:
培訓前:32000元×69%=23080元
培訓后:32000元×83%=26560元
培訓效益:26560-22080元=4480元
投資回報率=(4480元-1400元)/1400元
=3080/1400×100%=20%
或:成本收益比率=4480/1400元=3.2:1
六、會計崗位工資水平的確定
某企業對會計崗位進行了市場薪酬調查,A企業3500元,B企業2000元,C企業1200元,D企業、E企業都是1400元,F企業、G企業是2200元,H、I企業是2500元。如果企業將薪酬水平定位在市場平均水平處,那么應將會計崗位的工資設定為多少?
1.首先進行排序:1A 3500;2H 2500;3I 2500;4F 2200;5G 2200;6B 2000;7D 1400;8E 1400;9C 1200。
3. 應關注50%點處的工資,4. 為2200元。
七、某企業崗位評價表如表1所示。
表1 某企業崗位評價表 單位:%
請你根據表中資料和說明,計算崗位A、B的崗位評價結果。
簡答:
崗位A: 800×(11%+8%+2%+2%+12%+15%+2%)=416分
崗位B:800×(5%+2%+2%+6%+6%+6%+10%)=296 分
八、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業,其產品在國內市場上銷售量占30%以上。公司多年的實踐證明,公司的銷售額與公司的員工總人數之間有著高度相關的正比例關系。2002年,公司的銷售、人員情況如表1所示。根據以前的銷售額和初步的預測,公司估計2003年的銷售額為6300萬元。
公司各類人員的比例從1999年至今變化不大,而且,根據預測,在未來10年中基本上保持這一比例不變。表2所顯示的是從事各崗位工作的員工人數。
表2 2002年公司各類員工分布情況統計表
問題:
(1) 根據以上的數據,(2) 計算在2003年,(3) 公司的員工總數要達到多少才能完成預期的銷售額?
答:假設到2003年該公司的員工總人數達到M,才能實現預期的銷售額. 根據條件,可列比例等式方程: 560:630=1200:M
解方程可得:M=1350(人)
〔2〕公司內各類員工的數量會有哪些變化?
答: 由2002年的員工分布情況表可知,該公司各種員工的人員比例為:
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主管人員:生產人員=1:2:3:6
根據案例的中的信息,此比例保持不變,那么,到2002年,各種員工的人數分別為:
人員分類 高層管理人員 中層管理人員 主管人員 生產人員 總數
數量(人) 112.5 225 337.5 675 1350
所以, 高層領導人員要增加12(或是13人),中層管理人員要增加25人, 主管人員增加38人(或37人),生產人員增加75人.
九、亞龍公司是一家生產各種體育用品的中型公司,在國內市場上其銷售量占50%以上,而且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以一種穩定的速度不斷提高。2002年該公司的銷售額為5600萬元,根據初步市場預測2003年的銷售額預計達到6300萬元。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人力資源部經理認為有必要對公司各類人員的需要量進行分析。該公司2002年員工人數為1000人,各類員工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該公司各類人員比例從1999年至今變化不大,預測未來十年這一比例基本保持不變。
公司各類員工分布情況統計表
人員分類 2002年(人)
高層管理人員 100
中層管理人員 200
主管人員 250
生產人員 450
總數 1000
請根據以上信息計算2003年亞龍公司的全員及各類人員的需求量。
答:假設亞龍公司2003年的總人數將為Q,那么根據案例中的信息可以得到比例等式:5600:1000=6300:Q
從而可以得到Q=1125(人)。即亞龍公司2003年的員工總人數。 (6分)
由表2可以得到亞龍公司各類人員的比例:
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主管人員:生產人員=10:20:25:45
從而可以計算出各類人員的人數,如表1所示。 (4分)
表1: 亞龍公司2003年員工情況預計
人員分類 2003年(人)
高層管理人員 113
中層管理人員 225
主管人員 281
生產人員 506
總數 1125
十、某市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率為19%,個人為7%;醫療保險企業繳費率為10%,個人為2%+3元;失業保險企業繳費率為1.5%,個人為0.5%;工傷保險費率為0.3%。某企業有6類員工共18人,其工資標準及人員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
某企業工資標準與人員分布情況表
序號 員工類別 工資標準(元) 員工人數
1 A 4000 1
2 B 3500 2
3 C 3000 4
4 D 2500 6
5 E 2000 3
6 F 1500 2
請計算:
(1) 該企業每月四項保險共需繳納多少保險費?
(2) 6類員工每月分別應繳納多少保險費?
答案要點如下:
(1)企業每月四項保險共需繳納的保險費數額 4000*1+3500*2+3000*4+2500*6+2000*3+1500*2)*(19%+10%+1.5%+0.3%)=14476(元)
A類員工應繳納的保險費:4000*(7%+2%+0.5%)+3=383(元);
B類員工應繳納的保險費:3500*(7%+2%+0.5%)+3=335.5(元);
C類員工應繳納的保險費:3000*(7%+2%+0.5%)+3=288(元);
D類員工應繳納的保險費:2500*(7%+2%+0.5%)+3=240.5(元);
E類員工應繳納的保險費:2000*(7%+2%+0.5%)+3=193(元);
F類員工應繳納的保險費:1500*(7%+2%+0.5%)+3=145.5(元);
十一、某公司采用成對比較法對現有六種崗位進行評價,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工作崗位 A B C D E F 序號
A 0 + + + + +
B 0 + + - +
C 0 - - +
D 0 ― +
E 0 +
F 0
合計
最終排序:
請先將表中的空白處添齊,并進行數據匯總,再對該六種崗位從低到高進行排序。
評分標準:(1)添齊表中空白(6分)
(2)崗位正確 (6分)
表1
工作崗位 A B C D E F 序號
A 0 + + + + + 6
B - 0 + + - + 4
C - - 0 - - + 2
D - - + 0 - + 3
E - + + + 0 + 5
F - - - - - 0 1
合計 -5 -1 +3 +1 -3 +5 0
最終排序:A、E、B、D、C、F
附件2:
二、計算題
l、亞飛皮鞋廠在工廠的生產經營中曾出現了三個問題。第一,每年生產的皮鞋有2%由于質量太差而被退貨;第二,車間生產作業環境管理不好,如車間地上的釘子可能會傷到員工;第三,可避免的事故發生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為消除這些問題,廠部對管理人員進行了如下培訓:(1)開展與質量問題、員工不良工作習慣有關的績效管理和人際關系技能培訓;(2)如何表彰績效有提高的員工。一線主管人員、輪班監督人員和工廠經理層共40人參加了由公司培訓教師主講的為期2周的培訓課程。培訓在工廠附近的一家酒店內進行。培訓項目是從一家咨詢機構引進的,其中包括了錄像資料和專用教材。而且,該項目的指導者是一名培訓老師。有關資料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培訓費用
支出項目 金額(元)
項目購買費用 8000
材料費 2000
受訓者工資和福利(根據離崗時間計算) 16000
教師課時費及補貼 3500
培訓教室和視聽設備租賃費 1200
培訓管理費 2400
餐費 800
表2 培訓前后生產管理狀況對比
經營結果 衡量指標 培訓前情況 培訓后情況 差異(+或一) 以貨幣計算
質量 退貨率 2%的退貨率 1%的退貨率 降低1% 每年節省120000元
每年4000雙皮鞋 每年2000雙皮鞋 減少2000雙皮鞋
環境衛生 用24項內容清單進行檢查 12處不合格
(平均) 4處不合格(平均) 減少8處不合格 無法用貨幣表示
可避免事故 事故數量 每年20次 每年10次 減少10次 每年節省60000元
直接成本 每年120000元 每年60000元 每年減少60000元
請根據本案例計算出:
(1) 總的培訓成本和每個受訓者的成本。 2本培訓項目的成本效益比率。
2、某員工每月交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企業繳納19%,個人繳納7%;醫療保險企業繳納10%,個人繳納2%+3元;失業保險企業繳納1.5%,個人繳納0.5%;工傷保險企業繳納0.4%;住房公積金企業和個人各繳納8%。該員工工資為4000元。
請計算出企業為該員工繳納的“四險一金”費用,以及該員工個人的實發工資額。
1、計算方法如下:
(1)總的培訓成本=培訓直接成本+培訓間接成本
直接成本=教師課時費及補貼+材料費+培訓教室和視聽設備租賃費+餐費
=3500+2000+1200+800=7500(元)
間接成本=培訓管理費+項目購買費用+受訓者工資和福利
=2400+8000+16000=26400 (元)
培訓總成本=26400+7500=33900 (元) (6分)
每個受訓者成本=33900元/40人=847.5元 (4分)
(2)成本效益比率=回報 / 投資=經營結果 / 培訓成本
=(120000+60000)/33900=5.3 (5分)
2、 計算方法如下:
(1)企業為員工繳納的費用=4000X(19%+10%+1.5%+0.4%+8%)=1556(元)(3分)
(2)員工的實發工資=4000-4000X(7%+2%+0.5%+8%)-3=3297(元) (4分)
二、計算題 某企業對生產工人的崗位進行了薪酬市場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生產崗位薪酬調查數據
企業名稱 平均月工資(元)
A 3000
B 1800
C 2000
D 2000
E 1200
F 1800
G 1800
H 1500
I 2500
J 2500
K 2200
目前,該企業處于初創階段,企業管理工作基礎十分薄弱,財力不足,請說明:
(1)薪酬市場調查的工作程序。
一、 (2)該企業生產人員崗位工資水平應定位在何處,其月平均工資為多少元?
計算題評分標準
(1)薪酬調查工作的程序:
① 確定企業中需要進行薪酬調查的崗位。 (1分)
② 確定調查的企業。 (1分)
③ 確定被調查企業中需調查的崗位。 (1分)
④ 確定調查方法。 (1分)
⑤ 確定調查內容。 (1分)
⑥ 薪酬統計調查方法。 (1分)
⑦ 提交薪酬調查分析報告。 (1分)
(2)先將調查數據由低至高排列。因企業處于初創階段,企業管理工作基礎十分薄弱,財力不足,宜將薪酬定位在較低水平,即25%點處的工資,其平均工資為1500元。 (5分)
企業名稱 平均月工資(元) 排 列
E 1200 1
B 1500 2
H 1500 3(25%點=1500元)
F 1800 4
G 1800 5
C 2000 6(50%點=2000元)
D 2000 7
K 2200 8
I 2500 9
J 2500 10
A 3000 11
表1 生產工人崗位月平均工資計算表
2、1997年12月,19歲的李某只身從河北農村來到北京,在親戚的介紹下到一家印刷廠當了一名印刷工,2008年8月,已經有了兩年多工作經驗的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將左手卷進機器里,雖經醫院緊急搶救,但仍沒有保留住李某的左手。在醫院治療期間,勞動部門認定了李某的工傷,2001年1月李某治療終結后,被勞動部門鑒定為因工傷至殘四級。身為農民的李某,失去了勞動能力,給今后生活帶來了許多困難,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他向廠里提出按國家規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異地安家費,并按社會平均壽命70歲計算,一次性支付他撫恤金58萬元。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李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據?
(2)根據法律規定,李某應享受什么樣的工傷致殘待遇?
評分標準:
法律依據分析:
李某的要求部分有法律依據。(2分)
2)李某要求廠里一次性支付傷殘補助金有法律依據。(2分)
3)李某要求廠里支付異地安家費沒有法律依據,因為李某本身是外地人員,不存在異地安家問題,因此他不能享受此待遇。(2分)
(2)李某應享受的致殘待遇:
1)因工負傷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退出生產工作崗位,終止勞動關系,發給工傷殘撫恤證件。(3分)
2)按月發給傷殘撫恤金,李某為四級工傷,撫恤金標準為李某工資的75%。(3分)
3)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李某為四級工傷,可得其18個月工資的傷殘補助金。(3分)
4)患病時按醫療保險有關規定執行,對其中由個人負擔的部分遇有困難時,由工傷保險基金酌情補助。(3分)
最新資訊
- 2025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筆記:助力高效復習的關鍵內容整理2025-09-18
- 2025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知識重點:核心概念與原理的全面總結2025-09-17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知識,助力考生高效備考2025-09-16
- 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科普: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2025-09-12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系統梳理與解讀2025-09-10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涵蓋高頻考點2025-09-10
- 2025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9
- 2025年一級人力資源管理考試重點2025-09-09
- 2025年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點,高頻考點集錦2025-09-08
- 2025年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章節重點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