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關于“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具體如下: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知識點+練習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概述、臨床表現、診斷
一、概述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營養缺乏性疾患。是原衛生部規定的重點防治疾病之一。由于維生素D的不足,表現為鈣磷代謝失常和骨樣組織鈣化不良。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時間長,日照時間短,寒冷季節戶外活動少,故發病率較南方高。
二、臨床表現
初期多表現為非特異性神經精神癥狀,以后逐漸出現骨改變。
(1)非特異性癥狀:多見于1歲以內的嬰兒,如夜驚、多汗、煩躁不安、枕禿等。
(2)骨改變:如顱骨軟化、方顱、肋串珠、肋緣外翻(郝氏溝)、手鐲征、腳鐲、雞胸、O形腿、X形腿、脊柱后突或側突。因小兒身體各部分骨骼的生長隨年齡而異,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骨骼改變,多在生長發育最快的部位發生,自上而下地由頭部向胸部、四肢發展。
生化檢查:早期血磷降低,激期血鈣亦可降低,在整個活動期堿性磷酸酶活性均增高。血清25(OH)D3的降低反映了維生素D缺乏的狀態。
X線檢查:初期--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模糊變薄,干骺端稍增寬。
活動期--臨時鈣化帶模糊或消失,干骺端增寬,邊緣不整,呈毛絮狀或杯口狀變形、骨骺線增寬。
恢復期--X線片上重現臨時鈣化帶,干骺端仍稍增寬,繼之臨時鈣化帶致密增厚,骨干周圍可見骨膜增生,逐漸恢復達正常形態。
三、診斷 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僂病初期就已明顯降低,為可靠的早期診斷指標。血生化與骨骼X線的檢查為佝僂病診斷的"金標準"。
鑒別診斷:軟骨營養不良:遺傳性,出生即可出現癥狀。四肢短、頭大、前額突出、腰椎前突、臀部后凸。短肢型矮小和骨骼X線作出診斷。
【進階攻略】
診斷需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否有佝僂病;其次,如有,屬于哪個期;再次,是否需要治療。正確的診斷必須依據維生素D缺乏的病因、臨床表現、血生化及骨骼X線檢查。應注意早期的神經興奮性增高的癥狀無特異性,如多汗、煩鬧等,僅依據臨床表現的診斷準確率較低;骨骼的改變可靠;血清1,25-(OH)2D3水平為最可靠的診斷標準,但很多單位不能檢測。血生化與骨骼X線的檢查為診斷的"金標準"。
【易錯易混淆辨析】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為皮膚內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生成。
【知識點隨手練】
一、A1型選擇題
1.維生素D缺乏病可靠的早期診斷指標是
A.血鈣降低
B.血磷降低
C.血鎂降低
D.血1,25-(OH)2-D3降低
E.血堿性磷酸酶增高
二、A2型選擇題
1.冬季出生一男嬰,足月順產,現已4個月,體重5.8kg,只母乳喂養,未添加輔食,近日來,嬰兒多煩躁,易激惹,夜驚,多汗,血鈣、血磷、堿性磷酸酶正常,最可能的診斷是
A.驚嚇
B.營養不良
C.佝僂病活動期
D.佝僂病早期
E.先天性佝僂病
【知識點隨手練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選擇題
1.D【答案解析】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僂病初期就已明顯降低,為可靠的早期診斷指標。
二、A2型選擇題
1.D【答案解析】佝僂病初期(早期)此期常無明顯骨骼改變,X線片檢查多正常,或僅見臨時鈣化帶稍模糊。血生化檢查改變輕微:血鈣濃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濃度降低,鈣磷乘積稍低(30~40),堿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以上是環球網校小編整理的關于“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相關內容。大家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環球網校將為大家繼續發布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準考證打印、成績查詢、成績查詢入口、證書領取等更多內容。還有我們也為各位考生準備了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精華備考資料,大家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預祝大家都考個好成績。
最新資訊
- 如何確認2024年全科主治醫師報名成功?審核不通過怎么辦?2023-12-19
- 2022年報考全科主治醫師可提前的地區有哪幾個?2021-11-30
- 2021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合格標準是不是快公布了?2021-06-29
- 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成績單打印入口關閉時間公布2021-05-31
- 2020年重慶南岸區全科主治醫師考試合格人員登記表今天開始領取2021-05-26
- 中國人事考試網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電子版證書領取入口已開通2021-01-26
- 2021年報考全科主治醫師證需要什么學歷?2020-12-16
- 2021年衛生資格全科主治醫師考試什么時候報名?2020-11-23
- 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合格分數線是多少?全國都一樣嗎?2020-09-22
- 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