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全科主治醫師 > 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測量疾病的常用指標—發病頻率)

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測量疾病的常用指標—發病頻率)

更新時間:2019-12-18 13:45:55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73收藏36

全科主治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已全面進入復習備考階段,為了幫助各位考生在備考時間內能夠精準把握考試的高頻考點,加強知識點的記憶和鞏固,環球網校小編整理了“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測量疾病的常用指標—發病頻率)‘’的精講內容,供大家參考!

測量疾病的常用指標—發病頻率是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需要掌握的內容,小編根據考試大綱為大家整理匯總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復習掌握。

發病頻率

1.發病率

發病率(incidence rate)是指一定期間內,一定范圍人群中某病新發生病例出現的頻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K=100%,1000‰,10 000/萬,100 000/10萬…

計算發病率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觀察時間:可以確定一定的觀察時間,多為1年,也可隨具體情況而定。

新發病例數(分子):新病例是指觀察期內新發生的病例。一般情況下,采用較客觀且最早出現的事件,如癥狀或體征初次出現的時間、疾病的報告時間或診斷時間作為確定發病時間的依據。

暴露人口數(分母):暴露人口是指在觀察期內某地區人群中有可能發生該觀察疾病的人。對那些因已患病而在觀察期內不可能再成為新發病例者不應計入暴露人口。當計算某地區人群某種疾病發病率時,分母多用該地區觀察期間內的平均人口數。如觀察時間以年為單位時,平均人口為年初人口與年末人口之和除以2,或以當年年中(7月1日零時整)的人口數表示。

發病專率:發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齡、性別、職業、民族、種族、婚姻狀況、病因等)分別計算。

發病率的比較:發病率可受很多因素影響,在對比不同地區人群的發病率時,考慮到年齡、性別等構成對發病率的影響,應進行發病率的標準化處理或使用發病專率。

發病率是反映疾病流行強度的指標。發病率高說明對人群健康危害大。某些自然因素、社會因素的變化可使發病率升高,實施某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使其下降。而疾病報告、登記制度及診斷標準等因素對發病率的高低也會有影響。通過比較不同特征人群的發病率,可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討病因和評價防治措施的效果。

2.罹患率

罹患率(attack rate)與發病率一樣,都是測量某人群新發病例發生頻率的指標,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圍、短時間內的發病率。計算公式與發病率相同,但觀察時間較短,可以日、周、旬、月為單位。該指標適用于描述局部地區疾病的暴發強度,如傳染病、食物中毒等暴發流行情況。

式中:K的取值常為100%,1000‰。

3.續發率

續發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稱二代發病率,指在一個家庭、病房、集體宿舍、托兒所、幼兒園班組中第1個病例發生后,在該傳染病最短潛伏期到最長潛伏期之間,易感接觸者中因受其感染而發病的續發病例(又稱二代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觸者總數的比例。

在計算續發率時,須將原發病例從分子及分母中去除。同一家庭中來自家庭外的感染,短于最短潛伏期或長于最長潛伏期的感染者,均不應計入續發病例。續發率可反映傳染病的傳染力強弱,分析傳染病的流行因素,評價衛生防疫措施的效果。

以上就是“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高頻考點(測量疾病的常用指標—發病頻率)”全部內容,還想要了解更多有關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政策動態、考點匯總及備考經驗等我們隨時更新,請密切關注環球網校全科主治醫師欄目。環球網校全心全意助力你的2020年全科主治醫師考試備考!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全科主治醫師備考精華資料哦~

分享到: 編輯:Nana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全科主治醫師資格查詢

全科主治醫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全科主治醫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