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機構客戶占比不足3% 將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


期貨機構客戶占比不足3% 監管層強調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
11月22日,由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證券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市基金同業公會、上海市上市公司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期貨機構投資者年會在上海召開。多位監管層人士在會上強調,國內期貨市場機構客戶占比不足3%,應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進一步促進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功能的有效發揮。
上海證監局局長張思寧表示,機構投資者是期貨市場重要的參與主體,對于發揮期貨市場功能,維護期貨市場本質以及推動期貨市場國際化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證監會大力推動發展期貨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參與群體數量不斷增多,期貨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有了更大的拓展。但同時也應看到,現階段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比例和參與程度還很低,與我國實體經濟規模不相稱,影響了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
根據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數據,截至10月末,期貨市場70.85萬個有效客戶中,機構客戶為1.96萬戶,僅占客戶總量的2.77%,其持倉量占比不到市場持倉總量的四成,前10個月的交易量和交易額占比均低于10%。
“上述情況表明,我國眾多有風險管理需求的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還遠未進入期貨市場,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構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期貨市場任重而道遠。而大力發展和服務機構投資者正是監管部門推動期貨市場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張思寧指出。
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劉志超強調,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既是機構投資者豐富投資組合、規避現貨投資的內在需求,更是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在更高層次上服務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他表示,機構投資者具有投資管理專業化、投資結構組合化、投資行為規范化的特點,在研究能力、風控能力、投資理念等方面比中小投資者更有優勢,因此成為多數成熟市場的主導力量。
張思寧還介紹了上海轄區期貨行業發展情況,她特別提及,上海證監局將繼續大力推進轄區期貨經營機構的創新發展,推進期貨經營機構做大做強,遵循市場化原則,鼓勵轄區有條件的期貨公司增資擴股、兼并重組、力爭上市。
截至目前,上海轄區期貨公司已增至30家,獲得分類評價A類的期貨公司增至7家,30家公司的注冊資本達到63.67億元,客戶權益上升至450.2億元。今年前10月代理交易額61.6億元,手續費收入19.1億元,實現凈利潤5.5億元,主要指標在全國位列前茅。
最新資訊
- 2023年9月期貨從業資格專場考試報考須知2023-08-10
- 2018年期貨投資分析考試報名流程2017-11-13
- 2018年期貨從業資格預約式考試報名流程2017-11-13
- 2018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報名方法及報考流程2017-11-13
- 2017第五次期貨從業資格(統考)合格分數線2017-11-13
- 2017第五次期貨從業資格(統考)成績復查流程2017-11-13
- 2017第五次期貨從業資格(統考)成績合格證明打印2017-11-13
- 2018年第一次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時間預測2017-11-13
- 2018年第一次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17-11-13
- 2017年第五次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開通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