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2018年收入及利潤均創新高


2月27日,港交所公布其2018年全年業績報告并舉辦全年業績簡布會。期貨日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港交所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達159億港元,同比增長20%,股東應占溢利為93億港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6%,兩個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報告顯示,港交所2018年收入及其他收益的增長,一方面源于現貨市場成交額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合約張數同創新高,帶動交易及結算費收入上升;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數目增加,加上新上市衍生權證及牛熊證數目創新紀錄,帶動上市費創下歷史新高。
回顧全年業績,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2018年內現貨市場成交量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合約張數同創新高,IPO市場迎來218家新公司,高踞全球首位,令全年溢利增加26%。展望2019年,市場預期將會面對更多挑戰,港交所將繼續擔當中國連接國際市場的金融門戶,同時也深信港交所的業務定位能夠抓緊未來的增長機遇,并且具備競爭力,能繼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與發行人。
報告顯示,2018年衍生產品市場全年合約成交量創新高,達3億張,較2017年增加38%。其中,期貨合約的總成交量超1億張,較2016年舊紀錄增加53%,期權合約總成交量為2億張,較2017年舊紀錄增加21%,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期貨成交合約張數達176萬張合約,小型恒指及恒生國企指數衍生產品及股票期權的未平倉合約亦創歷史新高。
此外,2018年5月擴大每日交易額度以及6月MSCI明晟指數納入A股后,滬深港通的成交更加活躍,全年滬深港通北向交易的成交總額達人民幣46740億元,較2017年增加106%,南向交易的成交總額達28340億港元,同比25%。
大宗商品市場方面,LME收費交易合約的成交量同比增加5%。具體來看,LME 鋁、銅、鋅、鎳及鉛等主要產品的平均每日成交量較2017年增加10%至25%不等,年末LME期貨市場未平倉合約200萬手,同比減少11%。報告顯示,交投增加的部分原因是LME在2017年10月減收了短期及中期調期交易收費,并于2018年9月宣布無限期延長這項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正值2016—2018年三年戰略規劃完成之際,港交所在證券、金融衍生品市場都取得多個成果。其中,經過多年籌備,中國香港交易所附屬公司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于2018年10月在深圳正式開始試點營運,提供氧化鋁現貨品種交易及交收服務,開業后至2018年末成交金額為人民幣2億元。
【關注環球網校金融微信公眾號,一手掌握金融考試最新動態~】
最新資訊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機構2023-10-12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11
- 期貨從業資格培訓中心2023-10-10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09
-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專場考試誠信報名承諾書2023-08-09
- 中國期貨業協會關于發布期貨公司信息技術系列網絡課程的通知2023-06-19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去哪里上班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需要備考多久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7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