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與浙江大學期貨人才培育項目啟動


2月26日,大商所與浙江大學期貨人才培育項目暨《期貨市場理論與實務》課程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開班典禮。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李正強,浙江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宗成,浙江期貨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明衛,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先海、副院長方紅生及部分學生代表參加本次典禮。李正強和王宗成在典禮結束后分別進行了主題授課。
李正強為學員講授了開班第一課《衍生品市場的價格發現與風險管理——中外衍生品市場發展與啟示》。他表示,衍生品作為由基礎資產衍生發展而來的金融工具,其價格可以反映未來供求信息,解決或緩解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可以有效防范、化解及轉移市場風險,利用衍生品管理價格波動風險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李正強認為,利用好衍生品需要科學嚴謹的分析判斷和操作管理,這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也是一個極富魅力和挑戰的行業。在美國等成熟發達的市場,衍生品市場以極強的創新性、極快的發展性、極高的專業性,吸引著眾多年輕人。他鼓勵參與選修課程的浙大學子,充分利用大學在校時間,掌握將衍生品和現貨資產相互連通的方法論,了解市場變化的內部關聯,加深對市場的理解,樹立風險管理意識。
之后,王宗成進一步圍繞期貨的基本概念、市場參與者、功能和作用以及前景展望等,深入地介紹了期貨市場。在他看來,期貨市場不僅可以作為宏觀經濟的“減震器”,有利于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也可作為行業發展的“提效劑”,提升行業生產水平;更是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的“護航者”,可幫助他們轉移市場風險,獲得較為穩定的盈利。目前,我國期貨市場部分品種企業參與度較低,投資者投資理念尚不成熟,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衍生品行業還存在專業人才不專、高端人才缺乏、人才流動性大、大量人員從業時間短等問題,與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國家戰略實施對衍生品市場的強大需求不相適應。為了加快行業人才培育機制轉型,在強化對現有行業在職人員培訓的同時,從源頭上發力,2017年大商所啟動高校人才培育支持項目。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今年是大商所與浙江大學期貨人才培育項目開展的第二年,仍以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的實踐類選修課《期貨市場理論與實務》為載體,通過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衍生品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的認知,向行業輸送具有現代市場風險管理意識、了解并熟悉期貨市場的專業人才。
今年開設的課程共計49個學時并計入學分,目前已有80名學生報名參加。此外,為激勵學生學習,大商所仍將為選課同學設立專項獎學金,去年共有13名優秀學生獲得了此項獎勵。
目前,大商所已與包括浙江大學在內的64所高校、8個地方期貨業協會、49家期貨公司合作完成了90個培育項目,其中納入學分項目占85%,培訓近6200名學生,得到了參與高校和市場各方的普遍歡迎和認可,并激發了高校學生學習期貨、運用期貨的濃厚興趣。
【關注環球網校金融微信公眾號,一手掌握金融考試最新動態~】
最新資訊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機構2023-10-12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11
- 期貨從業資格培訓中心2023-10-10
-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培訓機構2023-10-09
-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專場考試誠信報名承諾書2023-08-09
- 中國期貨業協會關于發布期貨公司信息技術系列網絡課程的通知2023-06-19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去哪里上班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證需要備考多久2023-06-14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7
- 2023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需要準備多久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