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操是我們對于心理實操治療技術進行了解和學習的重要途徑,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特別整理了“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幫助孩子擺脫網癮癥”,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心理治療的學習有所幫助。
“網癮癥”是過度迷戀網絡的心理疾病。目前,患上此類疾病的患者一般在15-40歲之間,以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居多。這些病人的主要癥狀表現是,上網時間不能自控,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上網就精神振奮,歡樂無比,下網就情緒低落,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網癮癥”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植物神經紊亂,造成青少年的緊張性頭痛、焦慮、憂郁、導致視力下降、頸椎病、胃腸神經功能病、產生自閉傾向等。家長對孩子的過份期待,孩子心理壓力大,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是造成“網癮癥”的重要致病因素。如某縣城考到省城的大三學生,其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總是告誡他好好學習,將來把一家人帶出貧窮。背負重大責任的他無法在班級考出好名次,對前途悲觀失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網絡世界。在班級不愛說話,不和同學交往的他,在網上卻成了善于交往的活躍分子。網上的快樂,使他逐漸成了網迷,一天不上網都難受,于是父母給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都變成了他的上網費,不上網就無精打采,正常的學業干脆不完成。父母帶他回家戒網癮,平時溫順的他竟然動手打父母。還有一位早戀的高中生,父母發現他過早戀愛,不是與他交流思想、溝通感情,而是責罵、棒打,致使該生對一切都失去希望,從此與網為友,混淆虛擬與現實,干脆在網上談情說愛,對打擾自己上網的父母充滿憤恨,一次差點掐死阻撓他上網的母親。
因此,家長了解了“網癮癥”的致病因素,就要有意識地觀察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讓孩子擺脫孤獨感,多和孩子交流思想,避免孩子到網上尋求安慰。而且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網癮癥”的苗頭,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心理科接受心理治療,不要等孩子完全成癮后才引起重視,使孩子不得不接受抗焦慮、抗抑郁的藥物治療。另外,孩子一旦上網成癮,做家長的也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擺脫網絡世界,要給孩子適當的上網時間,逐漸減少其上網次數和上網時間,正確幫助。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實操課頻道為您提供的“心理咨詢師實操案例:幫助孩子擺脫網癮癥”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實操案例、方法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題庫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