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實操案例是我們對于心理實操治療技術進行了解和學習的重要途徑,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師實操課頻道小編特別整理了“心理咨詢實例:行為偏激兒童心理分析案例報告”這篇備考資料,希望能夠讓大家對心理治療的學習有所幫助。
行為偏激兒童心理咨詢案例報告
案例資料
王XX,男,10歲,小學四年級學生,獨子。身高大約1.5米左右,體態正常,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父母均為公司職員,大專文化,家庭基本和睦,無老人同住。家族無精神疾病歷史。
從小隨父母生活,在幼兒園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溫順,甚至比較膽小,非常聽父母的話。這與父母的性格特點很相似,他們的做人風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經常以息事寧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與小朋友團結,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開。甚至有時并不是孩子的錯,只要有老師說今天王XX與某個小朋友"搶"玩具(實際上是后者搶前者的,老師也只是習慣性描述罷了),父母就會再次教導:下次別與小朋友搶,給他算了,你再去玩別的。那時候,王XX基本上是個聽話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個小朋友拿繩子去勒王XX的脖子,想牽著他走。王想起媽媽說過:脖子是不可以被隨便勒的,很危險!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勁很大,一下子搶過了繩子。那個小朋友嚇得跑掉了。據父母稱,自那以后,一旦同小朋友發生口角,他就會用“暴力”的方式處理爭端,老師和同學都說他“不好惹”。
其實,應該說,比起同年齡的孩子,王XX還是讓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學習上。基本上這四年來,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象整理書包之類別的孩子需要父母幫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響,父母都愛看書,所以王XX也非常愛看書,小小年紀,已經將《水滸》、《三國演義》等名著看過了。三年級前,雖然愛打架,但功課還是中上偏優,只是最近2個月升了四年級,換了個班主任,比較嚴格,經常叫他到辦公室,于是開始反感,不大聽課,成績下降了。而且前一周的某節班主任課(數學課)上,明明是他旁邊的中隊長叫他,他才說了一句話,但老師只批評了他,他感到憤憤不平,卻并沒告訴父母,還是父母聽別的同學說的。
最近,他脾氣很大,情緒經常很激動,父母問他多了,他就會發火,大喊大叫,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同學關系比較緊張。沒有固定玩伴和要好的朋友。最近的學習成績下降明顯。
心理測驗結果:
1、《阿肯巴赫兒童行為量表CBCL》①測驗結果:總粗分57,超過分界值40分;標準分71分,高于常模(50,10)兩個標準差。
2、《EPQ少年版》測驗結果:結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
3、《韋氏兒童智力測驗》測驗結果:IQ分值:118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環球網校心理咨詢實操課頻道為您提供的“心理咨詢實例:行為偏激兒童心理咨詢案例報告”的全部內容,更多相關實操案例、方法等內容點擊下方按鈕進入題庫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