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醫生,請給醫生合理回報


新聞背景
1 日前,Medscape公布了2014年美國薪酬報告,2.4萬余名醫生報告了自己在2013年的薪酬狀況。根據調查,骨科醫生收入最高,達到41萬美元,但僅45%的醫生認為他們得到了合理報酬;整形外科醫生收入排名第7,但是職業認可度最低。而皮膚科醫生薪酬雖未進前5位,認可度卻最高(64%)。
2 丁香園對中國各類醫生的真實收入情況做了一次調查:該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20834份,涉及32個臨床主要科室初級職稱及以上醫生,得出了2012~2013年度中國醫生薪酬情況調查報告,平均年收入為67516元,其中88.4%的醫生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表示滿意的僅占7.8%。
■現狀
體制內 收入與職稱不匹配
前不久,有媒體發起了一項關于“中國醫務人員工資到底有多少”的投票調查,共收到6150份答卷。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公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工資情況非常不容樂觀,幾乎所有被調查的醫務人員認為應該“提高醫生合法收入”。醫院各科室取得的經濟效益在上繳指標部分資金之后的剩余,按照住院醫師、副主治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等不同級別來分配獎金,呈現出高職稱未對應高收入的現象。
體制外 獲政策與市場雙支撐
3月25日,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鼓勵社會辦醫,旨在從增加醫療服務的供應角度來緩解民眾的看病難問題。不僅如此,《通知》還要求:“對符合醫保規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應按程序將其納入基本醫保等社保服務,并執行與公立醫院相同的支付政策。”這一要求力圖縮小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在醫保支付領域上的差距,增強民營醫院對民眾的吸引力。換言之,醫保覆蓋民營醫院后,大部分醫生的收入將有保障,而不再“望天收”。
■對策
法律 保障獲得合理的薪酬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21條第6款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的權利。作為我國第一部規范醫師執業的法律,《執業醫師法》從立法、正式實施到現在,近16年間對醫療行業起著舉足輕重的規范作用:一方面規范醫師的執業行為,另一方面從社會的角度對醫師的執業進行認可和保護。然而后者往往因為其“輕權利重義務”的特點而被忽略。因此應該從立法上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從根本上保障醫生的權利,提高對醫生的保護力度,尤其是依法獲得薪酬的力度。
制度 增加收入須從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論述中提到:“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落實政府責任,建立科學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和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人事薪酬制度。”據了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醫生平均工資一般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7倍,中國醫生的陽光收入過低,只有通過灰色、黑色收入才能實現。這說明社會經濟規律是不可違背的。
因此建議,從頂層設計,建立一個新的補償和運行機制,提高醫療服務價格,讓醫生合理合法地增加收入。
市場 自主調節不可或缺
如果說“好的制度是良好開局的一半”,那么另一只無形的手--市場,無疑將發揮另一半作用。我國醫生的各種福利待遇都由所在醫療機構承擔,從業人員屬事業編制,醫生的成長離不開醫院的全力支持,其結果導致人才不能合理流動,醫生對自己提供的醫療服務沒有自主權。應放開醫生自由執業,由市場決定醫生的價值,配合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制度。盡管目前各地多點執業改革方案配合著醫改的腳步如火如荼地進行,但醫生如果不放棄單位編制身份,不成為社會人,何談收入合法化?市場自主調節本身并不會使醫生的收入自然增加或減少,而是讓醫療體系回歸正常,讓患者接受符合價值規律的醫療服務,讓醫生執業更有尊嚴感。
■話外音
“要撫慰醫生的心,必須通過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使醫生的內心真正得到安全感。”第一,學醫的人應該有更強大的心臟,有做上帝的準備。第二,國家一定要通過醫改使醫生成為中國中產階級中最重要的支撐。
職業滿足感不能和收入畫等號
收入不會“傷透”醫生的心
馬克杰(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從地域上來看,我國醫生的收入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除北上廣外,多數地區尤其是基層醫院的醫生收入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高。對于年輕醫師來講,想要僅依靠勞動所得來買房、結婚顯然是不可能的;假設每個家庭3人,想要以醫生目前的工資水平滿足一個家庭或大半個家庭的開支,也有很大困難。
大多數醫生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在9~12個小時,少數醫生工作大于16個小時,相當于1人承擔了1.5~2名醫生的工作量。另外,漫長的求學過程--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醫生的讀書成才的成本很高。據調查,大部分醫生僅僅認為自己從事的只是一份工作,極少數人表示“很熱愛”并立志做好醫生。同時,醫生常聽到身邊有同事對現狀抱怨,很多人動過離開醫院改行做其他工作的念頭。
如何采取有力的對策,留住這些白衣天使,激勵其樂于擔當救死扶傷之使命?醫生要有尊嚴地活著,需要更多精神上的尊重。醫生的流失,并不都是錢的原因,而是因為心累!
職業滿足感來自社會的認可
周祖德(江蘇省江陰市華西醫院副主任醫師):醫生的職業滿足感來自于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來自于搶救病人成功后的幸福和喜悅,與掙錢多少關系不大。
我從醫近40年,最早時工資還不到30元/月,醫院中職稱最高的醫生,工資也不過50多元。但當時醫生的社會地位很高,人們對這個職業十分羨慕,對醫生非常尊重。那時,只有壓力和責任,沒有職業恐懼,我們的職業滿足感、成就感來自于病人的信任,來自于搶救成功后的喜悅。
改革開放以來,醫院發展很快,醫院為了維持和發展,出現了以藥養醫、以檢查養醫的局面。醫生看病時分心,病人看病時多心,病人對醫生不再信任,醫患關系變得緊張,醫生的職業滿足感普遍下降,很多醫生不愿再讓自己的孩子從醫就是明證。此時,即便提高醫生的待遇,但若不改善醫患關系,醫生的職業滿足感也會大不如前。
付出與回報對等是對醫生的尊重
朱進峰(江西省新余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我是一名工作20年的高年資醫師,在對醫院新進人員培訓時都會說這樣的話:選擇了行醫,就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沒有節假日,選擇了沒有白天和黑夜,選擇了不能照顧親人,甚至不能生病。那么請問,有什么樣的收入回報醫生呢?
按接受教育的時間算,自選擇從醫開始,就注定了你要不停地學習、考試、接受培訓,大學五年、考研、進修、培訓、職稱考試等。這究竟需要多少年?而醫生的收入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確實不算高的。按對社會的貢獻來講,不說醫務工作者有多高尚,但對所有人來講是不可或缺的,生老病死是所有人必須面對的,在這個新陳代謝過程中,醫務工作者是唯一全程參與的人群,并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收入卻明顯與所作貢獻不符。
來源:健康報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 成績公布!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證書,這些高薪職業任你挑選2024-09-16
- 2024年浙江寧波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9
- 2024年湖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3
- 2024年天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結束2024-08-23
- 2024年內蒙古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平穩結束2024-08-22
- 2024年北京考區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實施2024-08-22
- 拿下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哪些福利和補貼2024-08-21
- 2024年浙江湖州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工作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廣東深圳臨床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順利完成2024-08-21
- 2024年吉林長春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考試圓滿完成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