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質疑醫生醫術 醫生感嘆沒有尊嚴


收入低、壓力大、沒尊嚴等問題導致醫護人才逐漸流失。昨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主題為“醫患關系”大家談的羊城論壇上,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席教授陳鏡合現身說法稱,自己今年77歲,每次出門診都超時工作,一小時得看20個病人。
廣州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化醫改,政府加大對醫療的投入,下一步醫改的方向就是要使公立醫院盡可能公益化,不需要以藥養醫,“讓醫護人員過得有尊嚴”。
昨日的羊城論壇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醫務工作者參加,現場座無虛席。
“我83歲的母親得了晚期胃癌,在某三甲大醫院接受手術,手術后才知道還給病人做了卵巢等方面的手術”、“妻子因為右側乳房腫塊診斷是乳腺癌,在一家三甲醫院動了切除手術,距離第一次手術29年后調出病歷才知道當年查出的并不是惡性腫瘤”……有多位市民手拿材料,談起自身遭遇時聲淚俱下。
醫療糾紛發生后,市民應該怎么辦?廣州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唐小平介紹說,在廣州遇到醫療糾紛,目前可以通過四大途徑解決:雙方協商;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直接向法院提出訴訟;通過醫療調解委員會調解。
廣州市司法局副巡視員魯義華透露,廣州將成立由政府主導的市級醫調委,待廣州市醫療糾紛處理的相關規定出臺后,“馬上推進這項工作”。
廣東省醫調委主任王輝介紹,醫調委的介入是解決醫療糾紛的有效途徑之一。“省醫調委成立三年多以來,光是廣州地區處理的案例2011年是265起,2012年是498起,2013年是488起,而2014年第一季度就已經有220起。而隨著醫調委處理個案的上升,廣州的醫鬧事件宗數逐年下降:從2011年的每年超過100多起,到2012年的70多起,2013年的40多起,2014年第一季度到目前為止只有9起。”
一位廣州市中院的法官起身說,醫療糾紛給人的感覺越來越多,但是經過調研發現,近幾年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其實是在下降的,“平均1萬宗診療個案中僅有不到兩宗醫療糾紛發生”。她指出,醫療糾紛防范要在知情了解的基礎上建立信任,醫院和醫生有義務將每一個診療的方案、過程和結果都如實、詳細、充分地告知患者。
病人和家屬訴苦投訴醫療糾紛,有不少醫生則現場感嘆:醫生難當。
“醫生和病人應該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大家共同的敵人是疾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席教授陳鏡合說。
陳鏡合自己都覺得很矛盾:“看病看得快了,又跟病人沒有什么溝通,看得慢了,病人又抱怨自己等了很多個鐘頭。拿藥、檢查都要大排長龍,等了四個鐘頭,看病就看兩三分鐘。這么短的時間,醫生和病人怎么可能溝通得好?”陳鏡合說,醫生和患者沒有充分的時間好好溝通,是當前醫患關系緊張,醫患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陳鏡合坦言,自己今年77歲了,每次出診都超時工作,不是從上午七點多看病看到下午兩點多,就是從下午兩點多看到晚上七點多。“住院醫生更痛苦,連假期都沒有。”
“現在老說醫生喜歡開檢查,但這是因為我們在碰到糾紛的時候需要拿出證據來保護自己。”有醫院負責人說。
“說到檢查,病人都擔心會不會過度檢查,但是面對生命我們不能馬虎。”陳鏡合深有感觸說。
“病人都希望花最少的錢治好病,我們每天要和病人解釋不同方案花費和效果的不同,為什么要做這個檢查、要花多少錢,有病人能理解,但是有些人則帶著質疑的心態來看待。”有來自臨床一線的醫生表示,病人的不理解和不信任,讓不少人覺得做醫生很沒有尊嚴。
醫生收入不高,也使得人才流失的狀況出現。“現在我們醫院招的年輕醫生,本科畢業的,每月工資兩三千元,碩士畢業的,不到四千元,博士畢業的,不到五千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很多年輕人覺得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有不少人轉行。”陳鏡合說,100多萬人通過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但有40萬人沒有注冊。也就是說,這40萬人都沒有選擇從事醫療行業。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上海藥監局:《上海市第二類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發布2025-09-11
- 國家藥監局公布:2025年8月全國執業藥師注冊情況2025-09-10
- 江蘇藥監局10月1日前必須完成新版許可證申領政策解析2025-08-29
- 國家藥監局公布:2025年7月全國執業藥師注冊情況2025-08-28
- 錯過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怎么辦?別慌,這些省份可補學!2025-08-06
- 人社局明確:執業藥師對應中級職稱,執業藥師含金量升級!2025-07-29
- 藥監局公布!執業藥師注冊人數驟降超1萬2025-07-24
- 遼寧省發布2025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學習安排2025-07-16
- 2025年湖北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報名中,11月30日截止2025-07-16
- 注意!四川、湖南2025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報名已開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