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師定期考核各專業編委會工作的指導意見
醫師定期考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賦予的一項法定工作,是國家衛生部對醫師準入后的一項常態監管制度,已被衛生部列入《2012年衛生工作要點》。業務水平測評是醫師定期考核中的核心工作。受衛生部委托,完成業務水平測評所涉考試與培訓內容的編輯工作,是醫師行業協會義不容辭的行業管理責任。
醫師定期考核是指按照醫師執業標準,對執業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及職業道德的綜合考核,而不是簡單的考試。醫師定期考核所涉的考試,是指一般程序考核者需以考試形式通過業務水平的測評。根據注重規范,循序漸進,由粗到細,先易后難,系統規劃,分步實施的業務水平測評指導思想,為幫助和指導各專業編委會順利開展工作,現將有關要求建議如下:
一、 業務水平測評理論知識部分
(一) 測評重點
醫師定期考核是醫師準入后的執業過程的管理。業務水平測評重點應當關注醫師執業標準,即該醫師在本專業崗位上基本的執業要求。在具體編輯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并充分立足于這一重點。因此,其所涉考試重點,不是考醫師業務水平高低,不是醫學學歷教育的再考試,亦不是職稱晉升考試,更不是第二次醫師資格考試。醫師定期考核所涉考試,是在考后根據考生所在地醫師隊伍評估情況設置合格分數線,并綜合考察醫師的工作能力與職業道德水平。目的是促進醫師知識更新和學習,同時醫師可以參加二次考試及再培訓的規定,在制度上體現了保障絕大部分醫師通過考核,并幫助醫師維護與提高執業能力的考核目的。
(二) 測評內容
業務水平測評的目標是根據醫師的執業范圍,考核其實際工作能力與水平,考察其能否繼續執業。測評考試內容包括 “三基”(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和“四新”(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學習能力。同時按照衛生部疾病(病種)臨床路徑等診療規范文件,測評醫師對本專業常見病、多發病、一般急癥的處理能力及病史書寫規范等。另外,人文醫學也是執業醫師定期考核的重要內容,包括相關法律法規,衛生部醫務人員行為規范,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患溝通技巧等。該部分考綱題庫等由協會考核辦負責提供。
二、業務水平測評實踐技能部分
業務水平測評實踐技能考試由各省級考核辦組織實施。技能考培基地根據《衛生部醫師定期考核實踐技能考培基地審核標準》進行選擇,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考核辦會同協會考核辦通過資料審核、現場考察和老師評審,報衛生部審核發布。醫師技能考試與培訓由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考核辦組織,并在各基地實施。
三、編委會工作內容與方法
(一)編寫本專業《醫師定期考核臨床標準參考書》(以下簡稱《標準參考書》),包括理論與技能內容,按章節分解到各編委會成員。該書是本專業醫師執業的基本要求,亦是編寫本專業考綱題庫、教綱教材,開展培訓的基礎。完成終審終校后,以衛生部醫管司和協會及其考核辦名義,經相關出版社出版發行?!稑藴蕝⒖紩访績赡旮滦抻喸侔嬉淮危┍緦I定期考核醫師學習選用。
(二)若目前啟動編寫本專業《標準參考書》條件不成熟、暫時有困難,可結合本專業臨床實際,根據上述第一項中(一)、(二)項范圍與要求,通過直接編寫考綱、題庫,提出本專業醫師的基本執業要求?!八男隆辈糠謶x用國內外成熟的“四新”內容。
(三)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試行)》要求,組織人員編寫本專業范圍疾病(病種)臨床診療規范,可參照和利用衛生部認可且已公開出版的匯編資料。需增加的疾病(病種)部分,可進行補充編寫,以此完善和健全本專業所涉疾病(病種)的臨床診療規范。
四、考綱和題庫編寫要求
業務水平測評考綱的編寫,應按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內容劃分,同時采取章、單元、細目、要點、要求五要素的撰寫方法。每個二級診療科目應獨立成章,由相關學科編委會委員組織編寫。
醫師定期考核所涉理論考試的題目,不應有怪題、難題和偏題,其內容要緊貼臨床實際應用,可結合衛生部對臨床路徑管理的要求,選編加入臨床路徑管理的相關題目。所有題目應附上標準答案,重點題目應加上解析。
最新資訊
- 拿到證也沒用?有這些情況將會被吊銷臨床醫師執業證書!2024-09-15
- 后果嚴重!2024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考試這些行為千萬不能干2024-07-23
- 務必注意!2024年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處理說明2024-06-03
- 考生關注:近五年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政策變化2024-05-14
- 《醫院巡查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政策解讀2024-01-02
- 國家衛健委關于印發《醫院巡查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2023-12-22
- 考生請注意:2024年可能取消執醫二試2023-10-10
- 2021年山東省關于重新明確醫師資格考試收費標準的通知2021-08-24
- 2021年山東省關于重新明確醫師資格考試費有關政策的通知2021-08-24
- 2021年全國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試考核辦法!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