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臨床助理醫師醫學微生物學復習資料:麻風分枝桿菌
2014年臨床助理醫師醫學微生物學復習資料之麻風分枝桿菌,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搜集整理相關知識供廣大考生參考,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麻風分枝桿菌是麻風病的病原體。
一、生物學性狀
其大小、形態、染色均與結核桿菌類似,呈束狀排列,多存在于細胞內――麻風細胞(有大量麻風桿菌存在的感染細胞,呈泡沫狀)。目前人工培養尚未成功。動物模型:犰狳 ,對該菌高度易感,接種后引起瘤型麻風。人對該菌抵抗力強,接觸者僅少數發病。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人類為唯一宿主和唯一傳染源,致病因素不清
§ 傳染源:病人(瘤型麻風病人通過皮膚黏膜及外分泌液向外排菌)
§ 傳播途徑:皮膚、黏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觸傳播(家庭內傳播多見)
§ 潛伏期:2-5年,長者數十年
§ 特點:潛伏期長,發病慢,病程長的慢性傳染病
麻風病變可分為四型:
瘤型麻風:(惡性麻風)
Ø 侵犯部位:皮膚黏膜、神經及內臟
病變中大量麻風細胞
Ø 傳染性強
分泌物中大量麻風桿菌――開放性麻風
細胞免疫缺陷(麻風菌素試驗陰性)
Ø 免疫狀態
體液免疫正常(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
Ø 病變:肉芽腫,麻風結節
Ø 臨床表現:“獅面容”,病情嚴重,逐漸惡化。
結核樣型麻風(良性麻風) 60-70%
Ø 侵犯部位:皮膚、周圍神經
Ø 傳染性小――病變處少見麻風細胞及麻風桿菌
Ø 免疫狀態:細胞免疫接近正常(麻風菌素試驗陽性)
Ø 病變:淋巴細胞上皮樣細胞,巨噬細胞浸潤
Ø 臨床表現:皮膚――邊緣清楚的紅色斑疹,由于細胞浸潤變粗、變硬――可觸及,外周神經出現感覺功能障礙
n 界限類
n 未定類
三、微生物學檢查與防治
n 涂片,結合病史可診斷
n 早期發現、早期隔離、聯合用藥治療
第四節 非結核分枝桿菌
除結核桿菌,麻風桿菌以外的分枝桿菌
n 對酸、堿敏感,對常用抗結核藥耐受
n 多存在于環境中
n 條件致病菌(機體抵抗力下降),主要引起肺部結核樣病變,皮膚潰瘍,淋巴結炎等。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