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復習資料-慢性硬腦膜外血腫


臨床助理醫復習資料-慢性硬腦膜外血腫
慢性硬腦膜外血腫是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相關資料如下:
概述
慢性硬膜外血腫較少見,系指傷后2~3周以上者,占硬膜外血腫的3.5%~3.9%.自從CT應用以來發生率有所上升,有人發現竟占1/3以上(Burres 1979),其實這中間可能有部分屬亞急性硬膜外血腫,甚至是遲發性血腫,況且診斷慢性硬膜外血腫的時間標準,也不象慢性硬膜下血腫那樣明確。一般認為傷后13天以上,血腫即開始有鈣化現象可作為慢性血腫的診斷依據。
診斷
慢性硬膜外血腫的診斷有賴影像學檢查。絕大多數病人均有顱骨骨折,而且骨折往往穿越硬膜血管壓跡或靜脈竇。CT掃描的典型表現,是位于腦表面的梭形高密度影,周界光滑,邊緣可被增強,偶見鈣化。MRI于T1和T2加權圖像上均呈邊界銳利的梭形高信號區。
遲發性硬膜外血腫:遲發性血腫的意義是影像學檢查的概念,即首次CT掃描時沒有明顯影像異常而是在相隔幾小時甚至十多天之后再次復查時,才發現的血腫,故謂之遲發,并不是指血腫的期齡或病程的急緩。遲發性硬膜外血腫占整個硬膜外血腫的5%~22%,男性青年較多。其發病機理,可能是由于病人頭部外傷時存在硬腦膜的出血源,便因傷后腦組織水腫、其他先此形成的血腫及某些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形成了填塞效應而對出血源有壓迫作用。但繼后若采用過度換氣、強力脫水、腦脊液漏、清除顱內血腫及手術減壓等措施,或因全身性低血壓的影響使顱內高壓迅速降低,突然失去了堵塞效應,故而造成硬腦膜自顱骨剝離,遂引起遲發性硬膜外血腫。臨床上,這類病人常有病情突然惡化或首次CT為陰性而病情卻無好轉時應立即復查CT,明確診斷。一旦診斷確立,應盡早手術清除。遲發性硬膜外血腫與慢性硬膜外血腫相比,預后明顯較差。
治療措施
對已有明顯病情惡化的病人,應及時施行手術治療。除少數血腫發生液化,而包膜尚未鈣化者,可行鉆孔沖洗引流之外,其余大多數病人都須行骨瓣開顱清除血腫。一則暴露充分,二則不殘留顱骨缺損。同時對術中查尋出血點和施行止血操作均較方便。此類病人如果處理得當,不伴發嚴重并發癥,預后均較好。對個別神志清楚、癥狀輕微、沒有明顯腦功能損害的病人,亦有人采用非手術治療,在CT監護下任其自行吸收或機化。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