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外科學復習資料: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1)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一)病因和病理 大多發生于制動狀態,尤其是術后。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為DVT 3主因。
(二)臨床表現
1.根據急性期血栓形成的解剖部位分3型
(1)中央型:即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左側發病多于右側。主要表現為起病急驟,全下肢明顯腫脹,患側髂窩、股三角區疼痛、壓痛,淺靜脈擴張,患肢皮溫及體溫均增高。
(2)周圍型:包括股靜脈血栓形成、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
①局限于股靜脈的血栓形成:主要表現大腿腫痛,由于髂-股靜脈通暢,故下肢腫脹一般并不嚴重。
②局限于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表現突發小腿劇痛,患足不能著地踏平,行走時癥狀加重,小腿腫脹且有深壓痛,做踝關節過度背屈試驗導致小腿劇痛(Homans征陽性)。
(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主要表現全下肢明顯腫脹、劇痛、股三角區、奈窩、小腿肌層均有壓痛,常伴體溫升高、脈率加速(股白腫)。如病程繼續發展,肢體極度腫脹,對下肢動脈造成壓迫以及動脈痙攣,導致下肢動脈血供障礙,出現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搏動消失,進而小腿和足背出現水皰,皮膚溫度明顯減低并呈青紫色(股青腫),處理不及時可發生靜脈性壞疽。
2.根據臨床病程演變分4型
(1)閉塞型:疾病早期,深靜脈腔內阻塞,以嚴重的下肢腫脹和脹痛為特點,伴有廣泛的淺靜脈擴張,一般無小腿營養障礙性改變。
(2)部分再通型:病程中期,深靜脈以閉塞為主,伴有早期再通。肢體腫脹與脹痛減輕,但淺靜脈擴張更明顯,或呈曲張,可有小腿遠端色素沉著。
(3)再通型:病程后期,深靜脈大部分或完全再通,下肢腫脹減輕,但活動后加重,明顯的淺靜脈曲張、小腿廣泛色素沉著、慢性復發性潰瘍。
(4)再發型:在已經再通的深靜脈腔內,再次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
- 2010醫師筆試考后交流與成績查詢
- 2011年醫師資格考試時間預測
- 小貼士:2010醫師考后必知流程
- 2009網校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預測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的確定方法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師綜合筆試成績查詢預告
更多信息訪問:臨床助理醫師考試頻道 臨床助理醫師考試論壇 醫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實踐技能考試答題模板2024-05-26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下肢骨折)2024-05-0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運動系統(脊柱和骨盆骨折)2024-05-03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備考筆記--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的概述2024-04-25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必背考點:氣胸2024-03-19
- 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大綱有變,怎么應對?臨床思維訓練營課程免費助力2024-02-20
- 考生必看: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發布2024-02-04
- 好消息!2024年臨床助理醫師思維能力測評系統上線了!速來體驗!2023-12-26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2)2022-01-27
- 2022年臨床助理醫師練習題(1)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