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初中語文說課稿:秋天


《秋天》說課稿
一,說教材
1,單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單元第四課,屬于"關注自然"單元,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本單元選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優美詩文,易于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
《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詩不長,僅三節.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致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的預設
依據本單元本課的特點,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慮,預設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并背誦全詩;進行語言積累;
能力目標: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解讀,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特別推薦:環球網校考研頻道(在職碩士)正式上線
3,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依據以上幾點,我預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閑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是揣摩詩歌的清麗的意象和質樸曉暢,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說教法
1,教學的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所以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健康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這節課中,我盡量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標.
特別推薦:環球網校考研頻道(在職碩士)正式上線
3,教學方法
根據課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激發興趣法(引秋),問題導引法(品秋),討論質疑法(品秋),誦讀法(誦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風景圖片,使用相關的課件來輔助教學.
4,說學法
我認為教師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而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要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按"引秋――讀秋――品秋――寫秋"進行教學.其中我把教學的重點突出在"品秋"環節;在"寫秋"環節中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一)引秋
教師給學生們展示秋天的風景圖片,請學生說說看了圖片,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輕松的心情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進入課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特別推薦:環球網校考研頻道(在職碩士)正式上線
(二)讀秋
本環節以讀為主,使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秋"有個總體印象.
1,初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
2,教師范讀,學生劃出朗讀節奏,分辨朗讀語氣,語調.
3,學生自讀與賽讀,并在學生中互評,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設計意圖:這樣就能使學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培養語感的同時,還能夠掌握精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注重了對學生智力素養中注意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質中的興趣與情感得以提升,鍛煉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品秋
在此環節中,學生組成小組,主要圍繞教師給出的三個問題討論,質疑,探究全詩.
①找出每節詩的點睛之句.
②詩中刻畫了幾幅圖景,請分別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板書.)
③這首詩創造出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歸結出詩文的特點并板書出來.)
特別推薦:環球網校考研頻道(在職碩士)正式上線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輔助引導為輔,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實際上也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在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檢測了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的歸納,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學生對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請學生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展開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并把它描繪出來.
設計意圖:這是對本課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描繪的圖景,了解到學生對詩文的理解程度,若學生理解有不足之處,教師可以自己頭腦中的圖景加以引導.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使學生感悟到詩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寫秋
這個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情感態度兩方面的語文素養.
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也以"秋天"為題寫一首小詩或畫一幅畫.并給大家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注重語文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一種關注自然,體驗自然和發現美的習慣.體現了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
2,試著背誦
設計意圖:使學生的記憶力得到鍛煉,同時也可掌握一種理解記憶的方法.在朗讀以及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達到了教學目標中的認知目標.
3,布置作業:①查找描寫秋天的詩歌,名句.
設計意圖:在積累字詞句篇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篩選,查找資料的能力.
特別推薦:環球網校考研頻道(在職碩士)正式上線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