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師資格 > 教師資格歷年試題 > 2010年山東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學真題試題

2010年山東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學真題試題

更新時間:2013-01-25 18:46:41 來源:|0 瀏覽0收藏0

教師資格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環球網校】教師資格考試頻道2010年山東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學真題試題

  >>>2013年教師資格通用版保過班輔導震撼上線!八折優惠!    2013各省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l分,共30題,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將《四書》和《五經》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的是哪個朝代?( )

  A.明代

  B.宋代

  C.漢代

  D.清代

  E.元代

  2.西歐中世紀的主要學校類型是教會學校,分為( )三個層次。

  A.僧院學校

  B.宮廷學校

  C.大主教學校

  D.職官學校

  E.教區學校

  3.學校文化由( )構成。

  A.觀念文化

  B.物質文化

  C.設施文化

  D.環境文化

  E.規范文化

  4.20世紀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馬薩諸塞州創建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個別教學制

  B.分組教學制

  C.道爾頓制

  D.班級授課制

  E.特朗普制

  5.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準,教學評價可分為( )。

  A.相對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絕對性評價

  E.總結性評價

  6.課程評價應有哪些功能?( )

  A.導向功能

  B.甄別功能

  C.診斷功能

  D.調節功能

  E.促進功能

  7.一個好的班集體具有哪些特征?( )

  A.政治方向堅定正確

  B.奮斗目標明確

  C.規章制度嚴格

  D.組織紀律嚴明

  E.集體輿論正確

  8.讀書指導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題

  B.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C.為學生指定書目

  D.加強評價和輔導

  E.適當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

  9.常規訓練包括( )。

  A.禮貌常規訓練

  B.學生守則訓練

  C.課堂常規訓練

  D.衛生常規訓練

  E.實踐能力訓練

  10.CIPP評價模式包括( )。

  A.背景評價

  B.輸入評價

  C.過程評價

  D.效果評價

  E.成果評價

  11.課程評價的內涵是( )。

  A.課程評價對象是多元的

  B.課程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C.課程評價必須對實現教育目的作出貢獻

  D.課程評價是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核心

  E.課程評價的直接意義是對被評價的課程提出質疑并為改進課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國高中課程結構中,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占( )學分。

  A.6

  B.7

  C.5

  D.8

  E.10

  13.學習化社會中終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A.社會能夠為每位社會成員提供適當的教育

  B.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不再起主導作用

  C.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當中

  D.現代科技進步使每個人都處于信息劇增的實惠和威脅之中

  E.終身教育促進了教育社會化和學習型社會的建立

  14.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提出的教學原則有( )。

  A.高難度教學

  B.高速度教學

  C.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

  D.理解學習過程

  E.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展

  15.上好一堂課的基本要求有( )。

  A.目標明確

  B.內容準確

  C.方法得當

  D.組織有效

  E.體驗積極

  16.高中課程設置應該遵循的原則是( )。

  A.發展性

  B.時代性

  C.基礎性

  D.選擇性

  E.自主性

  17.近年來新興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主要有( )。

  A.教育行動研究

  B.教育典型研究

  C.教育質性研究

  D.教育對象研究

  E.教育敘事研究

  18.根據研究的功能,可將教育科學研究分為( )。

  A.發展性研究

  B.評價性研究

  C.基礎性研究

  D.預測性研究

  E.應用性研究

  19.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職責是用自己的榜樣去教育學生。在言談舉止、為人之道等方面,教師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指的是教師的( )角色。

  A.傳道者

  B.朋友

  C.榜樣

  D.管理者

  E.授業、解惑者

  20.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 )的活動。

  A.發展智力

  B.發展體力

  C.陶冶品德

  D.陶冶美感

  E.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

  21.在當代,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原因是( )。

  A.基礎知識的教學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B.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只能給他們傳授基礎知識

  C.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D.基礎知識的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

  E.掌握基礎知識是發展的前提

  22.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觀點,體現在德育中與( )的精神相一致。

  A.說服教育法

  B.事實說服法

  C.情感陶冶法

  D.實際鍛煉法

  E.榜樣示范法

  23.英國學校德育學家麥克費爾提出的德育模式是( )。

  A.目的游離模式

  B.認知模式

  C.體諒模式

  D.社會模仿模式

  E.目標模式

  24.下列不屬于我國中學的德育原則的是(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E.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25.19世紀初( )學校出現了“導生制”,對班級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A.美國

  B.法國

  C.捷克

  D.英國

  E.德國

  26.健全班級規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

  A.認真討論,科學合理

  B.嚴肅慎重,相對穩定

  C.反復學習,堅決執行

  D.教育為主,不斷完善

  E.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27.分支制學制是( )建立的一種學制。

  A.蘇聯

  B.美國

  C.印度

  D.歐洲

  E.中國

  28.最早提出“學校文化”概念的是( )。

  A.赫爾巴特

  B.杜威

  C.舒爾茨

  D.特朗普

  E.華勒

  2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論出自于( )。

  A.《孟子?盡心上》

  B.《論語?學而》

  C.《莊子?應帝王》

  D.《禮記?中庸》

  E.《詩經?國風》

  30.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是( )。

  A.發展性原則

  B.客觀性原則

  C.系統性原則

  D.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E.教育性原則

  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1.布魯納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2.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并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__________。

  3.古代埃及設置最多的學校是__________。

  4.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尼德蘭的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準確性程度。

  6.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高中課程的八大領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三方面內容,共__________個學分。

  7.提出“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8.按一定標準,以等級和評語等形式,定期對學生各方面表現作出的評價是__________。

  9.目的游離評價模式是由美國學者__________提出來的。

  10.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__________。

  11.形式教育論的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洛克和瑞士的__________。

  12.新課程理論影響比較大的有建構學習理論和__________。

  13.中國采用班級組織形式,最早的雛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__________。

  14.我國教育要培養的人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這點指明了我國教育的__________方向性。

  15.教育科學研究文獻收集的方法有__________查找法、參考文獻查找法。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信息技術沒有改變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

  2.教育本身不是一種文化現象。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只具有即時價值而沒有延時價值。

  4.課程資源的建設和開發是國家的事情,和教師無關。

  5.教育行動研究是以教師的教育實踐為主要導向的。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2.為什么說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人才的規格和教育的結構?

  3.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關系是什么?

  4.社會模仿模式對我國德育發展改革有哪些啟示?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l5分,共30分)

  1.舉例說明德育過程是一個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過程。

  2.閱讀以下材料,說說如何通過課程教學改革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某學校組織公開課,在老師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向學生提問。去聽課的家長發現,老師每次提問時,自己的孩子都把手舉起,但老師每次都是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而不會叫自己的孩子。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綜合素質》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介紹《教育知識與能力》

  全國各省市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入口

  更多相關信息:教師資格頻道  教師資格論壇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教師資格資格查詢

教師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