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心理學考試重點:心理發展與教育(3)


6.自我意識的發展
(1)自我意識的含義
自我意識是作為主體的我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尤其是人我關系的意識。其包括三種成分:認識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2)自我意識的發展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社會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開始發展和形成的。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自我意識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
7.社會性發展
小學兒童的社會性發展突出表現在社會性認知與社會性交往兩方面。
8.學生的認知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1)認知方式差異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學生間認知方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場獨立與場依存、沖動型與沉思型、輻合型與發散型等方面。
(2)智力差異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智力是個體先天稟賦和后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個體智力的發展存在明顯的差異,包括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
智商,簡稱IQ。IQ一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納量表(簡稱S―B量表)。
(3)認知差異的教育意義
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的特點,不斷改革、教學,努力因材施教。應采用適應學生認知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9.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性格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9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性格的個別差異表現在性格特征差異和性格類型差異兩個方面。 .
性格的特征差異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緒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類型是指一個人身上所有的性格特征的獨特組合。它有多種分類,主要有:外傾型和內傾型;獨立型和順從型;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
10.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
廣義的特殊兒童是指一切偏離常態的兒童,狹義的特殊兒童僅指身心有缺陷的殘疾兒童。特殊兒童的類型包括智力超常兒童(智商超過l40),弱智兒童(智商低于70),學習困難學生,聾、啞、盲兒童。
特殊兒童的教育在安排特殊教育環境時,可考慮以下幾種形式:一是隨班就讀;二是普通班加巡回輔導;三是普通班加資源教室;四是設置特殊班。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