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知識:教育的歷史形態


一、原始的教育形態$lesson$
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沒有等級性,并且與生產勞動緊密結合。
二、古代(努力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形態
1.奴隸社會的教育
奴隸社會教育有了等級性和階級性,出現了學校教育。
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西方斯巴達的教育內容是“五項競技”(賽跑、跳躍、角力、投鐵餅、投標槍)
2.封建社會的教育
我國學校分為國學和私學兩種,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選士制度,漢朝實行察舉制,到了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以后實行科舉制。教學內容主要以儒家經典為主-“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歐洲出現了兩種類型的教育:教會學校和騎士教育。僧侶主持教會學校,培養宗教人才,教學內容是三科(即三藝:文法、修辭、辯證法)、四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合稱“七藝”;世俗封建主通過宮廷學校把子弟培養成勇猛善戰的騎士,其主要教育內容是“騎士七技”(騎馬、游泳、投槍、擊劍、打獵、下棋、吟詩)
古代社會的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等級性。學校與社會生活相脫離,是一種封閉式的教育。
三、現代的學校教育形態
現代的學校教育與古代的學校教育的主要區別:現代的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發生著密切聯系,越來越緊密結合,自然科學的教育內容大為增加,學校教育的任務,不僅是培養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還擔負著培養生產工作者的任務,學校教育不再為少數剝削階級所壟斷,而是逐漸走上大眾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漸普及,成人教育日趨發展,班級授課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越來越被廣泛地采用,學校教育不再受圍墻的限制,走向多種形式的辦學,并與社會發生密切聯系,逐漸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
1.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
學校教育日益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內容增加并趨于實用,教育對象擴大(面向勞動人民子女)。教學組織形式采用班級授課制。
2.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