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輔導之教育學課程(1)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課程改革是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課程的一般概念
課程一詞在我國最早大約出現于唐宋年間。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里首次使用了“課程” 一詞。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亦多處使用課程一詞,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其意思是指所分擔的工作程度和學習內容的范圍、時限和進程。
英文中,“課程”(curriculum) ―詞源自拉丁語currere,原意為“跑道”(race-course)。據此,課程常被理解為“學習的進程”(course of study)或“學習的路線”,即“學程”,既可以指一門學程,也可以指學校提供的所有學程。在西方,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英國實證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斯賓塞(1820―1903),在著名的《什么知識最有價值?》一文中,斯賓塞把課程理解為知識或學科。1949年泰勒出版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奠定了現代課程研究領域的理論構架。現代課程理論形成之后,隨著教育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的深入,人們對課程的理解也不斷發生變化,產生了諸多有關課程定義或內涵的不同見解,包括課程即知識、課程即經驗、課程即目標或計劃、課程即活動或進程。
課程是指課業及其進程,其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我們在這里所研究的課程是廣義的,是各級各類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規定的學習科目及其進程的總和。
要準確理解課程的含義,需要把握以下三個層次的意思:
1、課程是某一類學校中所要進行的德、智、體全部教育內容的總和。
2、課程不僅包括各門學科的課內教學,也包括課外活動、家庭作業和社會實踐活動。
3、課程兼有計劃、途徑、標準的含義,不僅規定了各門學科的目的、內容及要求,而且規定了各門學科設置的程序和課時分配,以及學年編制和學周的安排。
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二)幾種較有影響的課程概念
1、課程是知識
比較傳統的課程觀點:學校開設的每門課程都是從相應科學中精心選擇的,并且根據學習者的認識水平加以編排。其特點是:課程體系是以科學邏輯組織起來的;課程是社會選擇和社會意志的體現;課程是既定的,靜態的;課程是外在與學習的。
2、課程是經驗
是針對知識課程觀對學習者實際學習體驗和學習過程的忽視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課程是學習者本身獲得的某種性質或形態的經驗。只有學生與知識發生了相互作用,知識才能真正轉化為課程,強調的是學習者在學習中的體驗的意義。其特點是:課程往往是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而設計的,是與學習者個人經驗相聯系、相結合的,強調學習者要扮演好學習主體的角色,學習者是參與者和組織者。
3、課程即有計劃的教學活動
將課程歸結為可觀察到的活動,較之前兩種課程觀,這一課程定義更為寬泛一些,它將教學范圍(知識)、序列和進程,甚至教學方法等都包括在內,從而也將教學包含在課程范圍內。
環球網校聯手多位老師隆重推出教師資格輔導
【試題】中學歷年真題 中學模擬試題 小學歷年真題 小學模擬試題
【經驗】教學經驗交流
最新資訊
- 面試不熟怎么辦?2025下半年考教師資格證面試需要注意什么2025-11-14
- 面試備考必看!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題目模板2025-11-14
- 教案寫的不好,面試扣分嗎?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2025-10-14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2025年下半年幼兒園教師資格面試內容趨勢分析2025-09-28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