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教育學模擬題三答案


一、選擇題
1.A解析∶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基本出發點,也是我國幼兒教育法規所規定的幼兒教育的任務。因此,答案為A。
2.C解析∶智力的核心是進行思維,在對幼兒進行智力培養中,思維力的培養就成為其核心。因此,答案為C。
3.B解析∶幼兒智育的內容包括發展幼兒的智力、引導幼兒獲得粗淺的知識、培養幼兒求知的興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答案為B。
4.C解析∶幼兒德育的目標主要是萌發其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等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勇敢、講禮貌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這就要求德育內容要包括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和發展幼兒的個性兩個方面。因此,答案為C。
5.D解析∶對幼兒進行美育,不是為了讓其進行專業性的學習,而是要培養其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因此,答案為D。
6.B解析∶幼兒的社會化過程是幼兒了解社會對他有哪些需要與期望、規定了哪些行為規范,并使自己逐步實現這些期待的過程,是個體適應社會的漫長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幼兒個體的親身參與,通過自身的社會化過程來實現其社會發展。因此,答案為B。

10.D解析∶幼兒身體各方面的健康發展首先需要各機體的正常發育,這是幼兒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正常發育的機體,就談不上身體的健康發展。因此,答案為D。
11.C解析∶幼兒體育之所以有著不同于中小學的特點,是因為其不同階段身心發展特征不同。在幼兒階段,由于抵抗力差,骨骼、肌肉發育不成熟,動作不協調等,需要設計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不宜進行爆發性肌肉活動;需要為幼兒提供合理的膳食營養;需要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創設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和條件等。因此,答案為C。
12.B解析∶由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他們主要靠自己的感官來與外界接觸,所以,幼兒的感性經驗就成為幼兒獲取外界知識、將外界知識內化為自身知識的前提。幼兒的知識結構只有建立在幼兒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與幼兒自身經驗相聯系,才易被幼兒理解和掌握。因此,答案為B。
13.A解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動力、定向、引導、維持和強化等作用。學生只有對某事物有興趣,才能積極地、主動地去學習;求知欲則進一步激發學生獲取新知識、探索未來的興趣。因此,答案為A。
14.A解析∶一般來說,初生嬰兒的平均身高為50厘米,第一年會增加24厘米,此后每年增加10~20厘米;初生的嬰兒平均體重為3.2千克,一年體重可增加至三倍,在前五個月中重量的增加最大,約為出生時的兩倍,以后的生長速度會減少。因此,答案選A。
15.C解析∶我國在1996年正式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提出,幼兒德育的目標是∶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因此,答案選C。
二、填空題
1.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協調發展
2.全面發展教育
3.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幼兒個性
4.專門的德育活動
5.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6.求知的興趣;創造的興趣
7.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
8.道德行為的形成
9.幼兒的人格和自尊心
10.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基本素質
三、簡答題
1.簡述幼兒體育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答∶幼兒體育是為了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而實施的教育。在其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注重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
提高幼兒身體素質是幼兒體育的重中之重。在幼兒園體育中,不能把目光放在技能技巧的訓練上,更不能允許為比賽、表演、為幼兒園爭名次、爭榮譽等目的而進行有傷幼兒身體的任何活動。要充分考慮幼兒身體的特點,避免小學化,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用豐富多彩、輕松活潑的各種身體活動來促進幼兒體質增強。
(2)重視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態度
體育活動的功能必須通過幼兒自身的積極參加才可能實現,幼兒對體育活動是否喜歡,是否投入是體育活動成敗的關鍵。因此,實施體育必須重視培養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態度,不能為了達到計劃的目標,生硬地強迫幼兒訓練或完成某項運動,或因為幼兒不能達到教師的要求而進行懲罰、責備。另外,體育活動的難度、趣味性以及活動的設備條件等也是教師要特別關注的。
(3)專門的體育活動與日常活動相結合
專門組織的體育活動是增強幼兒體質的有效途徑,但并不是惟一的途徑。因為幼兒園體育的某些目標,如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目標,僅僅靠體育鍛煉是不能完成的,還必須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培養和訓練。因此,要實現體育的目標,必須通過多種途徑,重視日常生活中的體育。
(4)注意體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方式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同的體育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師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時,應采用不同的指導方式。如,在早操活動中,教師的示范很重要;組織體育課,教師作為活動的指導者,要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來實現活動目標;體育游戲中則要充分保證幼兒的自主性,戶外體育活動中要保證幼兒自由、安全地活動等。
2.簡述幼兒智育的內容。
答∶幼兒智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幼兒獲得粗淺的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增進對周圍事物的求知興趣、學習“如何學習”,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過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發展幼兒的智力
?、俅龠M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如發展幼兒的感知覺、觀察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像和創造能力等。
?、谂囵B幼兒良好的智力品質,如思維活動的速度、靈活性,觀察事物的準確性、敏銳性等。
?、蹘椭變簢L試使用智力活動的方法和技能,如觀察事物或現象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技能等。
(2)引導幼兒獲得粗淺的知識
幼兒學習的知識包括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常識、社會常識、自然常識以及幼兒能夠理解的科學技術知識,與國家政治生活有關的初步知識等等。
(3)培養幼兒求知的興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奇心是幼兒求知興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現,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將之進一步發展為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是幼兒智育的重要內容。學習習慣是幼兒獲得知識、發展智力以及今后繼續學習的重要條件,它包括幼兒學習時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積極克服困難、能否愛護文具、能否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等。
3.簡述幼兒德育的目標及其內容。
答∶幼兒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階段,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對幼兒實施的品德教育。其目標和內容分別是∶
(1)幼兒德育的目標
幼兒德育的目標正如《幼兒園工作規程》所規定的那樣∶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德育的目標強調從情感人手,符合幼兒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
(2)幼兒德育的內容
幼兒品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發展幼兒的社會性與發展幼兒個性兩個方面。
①發展幼兒社會性。社會化過程是個體了解社會對他有哪些需要與期望,規定了哪些行為規范,并使自己逐步實現這些期待的過程,是個體適應社會的漫長的發展過程。幼兒社會性發展是通過自身的社會化過程實現的。對幼兒品德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幫助幼兒社會化的過程。
?、诎l展幼兒個性。幼兒德育要培養幼兒的良好個性品質。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動性、獨立性,誠實、勇敢、意志堅強等等。這些個性品質對幼兒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有重大意義。
4.如何理解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
答∶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是指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并以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實施的、著眼于培養幼兒基本素質的教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的理解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幼兒的全面發展是幼兒自身應有的需要和權利。1998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公約指出生存與發展是兒童的基本權利?!兑幊獭分械牡诹鶙l也體現了對幼兒發展權利和保護的重視。
(2)幼兒的全面發展應是指幼兒體、智、德、美等幾大方面都發展。由于體、智、德、
美這幾方面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它們彼此相互聯系又相互作用,因此,幼兒園課程要能推動幼兒的這幾方面都發展,要進行整體設計。
(3)幼兒的全面發展具體來說應是幼兒的身心各方面和諧發展。幼兒的發展除了身體的、認知的、語言的發展,也應有社會性的、情感的、交往的和道德的等方面的發展。
(4)幼兒的全面發展應是指通過教育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
(5)幼兒全面發展應是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的過程。教師設計的活動應符合幼兒的需要,讓幼兒充分地活動、主動地活動,力求使幼兒的活動性貫穿于活動發起、進行和結束的全過程中,使幼兒的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且能充分發揮其創造性。
(6)幼兒的全面發展是與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緊密關聯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時代的召喚和社會的需要,我們的幼兒教育應順應社會的需要,在幼兒教育現有目標基礎上滲透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幼兒期是大腦發展最快的時期,智力的早期開發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智育在開發幼兒智力的同時,培養幼兒良好的智力品質,激發幼兒對知識探索的興趣與欲望,啟迪幼兒的智慧,幫助幼兒逐步學會學習,學會認知,為其今后不斷主動獲取新知識、創造新知識打好基礎。開發智力也是適應社會發展對個體要求的需要。
(3)德育
幼兒期是個性開始形成的時期,對幼兒實施德育是幼兒個性發展的需要。良好的個性品質對人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兒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未來社會的文明程度,將會對我國未來的社會風貌、民族精神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4)美育
美育通過藝術形象的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兒的心靈,使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發展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產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緒體驗。
總之,體、智、德、美四育在幼兒的發展中具有各自獨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價值,不能相互取代。幾個方面統一于幼兒個體的身心結構之中,體、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來說,不能偏廢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廢都將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
6.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總有重智育輕體育,重知識輕道德的表現,簡述其原因。
答∶我國學校教育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總有重智育輕體育,重知識輕道德的表現,這種現象的存在有著諸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長期文化傳統的影響
作為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人們較為重視給予兒童足夠的文化知識,至于其他方面則可忽視,這對今天幼兒教育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2)家長的功利需要
由于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目前在我國城鎮家庭中獨生子女約占90%以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十分普遍,許多家長過早地為孩子選擇職業定向,學習一技之長,希望孩子能夠在人才競爭中取勝。而作為學前教育目標當中一些基本的內涵則被忽視和削弱了,如學前兒童的人格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素質的提高等等。
(3)應試教育的壓力
由于升大學競爭和就業競爭的現實性矛盾,學校教育陷入應試教育的模式當中,而這種競爭也已經廣泛深入地影響到學前教育階段。在社會上風行的“零歲方案”、“神童方案”等無不反映出應試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影響。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家長和幼教機構表現為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重智力培養,輕人格培養等錯誤傾向。一些幼兒園迫于家長的壓力或經濟利益的驅動,辦起了各式各樣的興趣班、特長班,干擾和影響了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貫徹實施。
7.簡述幼兒智育的途徑。
答∶幼兒智育的途徑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組織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發展幼兒智力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發展幼兒智力的有效途徑。幼兒是在活動中成長與發展起來的,幼兒智力的發展更是如此。幼兒親自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是進行智育的主要途徑。如幼兒的游戲、實物操作活動等,是幼兒認識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與源泉,也是幼兒不斷獲得關于周圍世界知識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解放幼兒的雙手,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引導他們從事不同水平的游戲,操作活動,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活動中發展思維能力,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和直接知識,促進智力發展。
日常生活活動也是對幼兒實施智育的重要途徑。智育應當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應當引導幼兒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增進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認識等。
(2)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主活動
幼兒智力的發展與環境關系密切。只有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里,幼兒才能夠自由思考、自由活動、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自由地想像和創造,才能自己選擇、自己探索,智力才能得到發展。在一個壓抑的環境里,幼兒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地活動,他們將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喪失自信心,懶于思考,變得唯唯諾諾,不可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環境,重視建立與幼兒的良好關系,鼓勵幼兒主動地與環境相互作用,允許幼兒犯錯誤,尊重幼兒的想法,尊重他們的經驗和創造,讓幼兒有發揮能力的機會和條件。
8.簡述幼兒美育的內容。
答∶幼兒美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
美育是最能深人人的靈魂、觸動人的情感的教育。情感雖然不會給我們帶來實際的物質利益,但它卻能點燃人生命的火花,把人推向高尚的境界。因此,應當通過美育來培養高尚的情感,使人不僅僅熱愛美,而且要為美好的事物、為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幼兒的社會情感已經初步發展起來了。盡管他們尚不具有分化、成熟的審美情感,但卻具有了培育的基礎。幼兒期的情緒、情感極易被感染、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美的事物有積極的探索興趣,美的事物有聲、有色、有形、有魅力,非常能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而使他們高興起來。只要給幼兒提供美的事物,讓他們能夠理解美的形式所包含的美的意義,就能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就能讓他們從直覺開始。產生最初的審美情感,并將此情感一直貫穿于他們整個的審美活動。因此,培育這種情感應當成為幼兒美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2)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
審美感知是審美活動的開端和基礎。培育幼兒的審美感知就是積極引導幼兒去親身感受和體驗現實生活和周圍自然環境中的美,使其感知活動對美變得敏感起來,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
幼兒審美感知的發展與其一般感知覺和認知的發展相伴隨,從無意識地對美的東西的注意到模仿周圍成人對美的感受,直至自覺地認識美、欣賞美、表現美。幼兒的審美感知具有表面性,如他們容易接受表面的簡單的形式美,喜愛鮮明、艷麗的顏色,不注重色彩的協調,喜歡聽歡快、變化明顯的曲調等;幼兒的審美感知還帶有行動性,常常直接以動作、表情、語言和活動等方式表現對美的感受、理解、態度,如對美的東西總喜歡動手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等。因此,應當多組織各種活動,讓幼兒有機會發展感覺器官和基本的認識能力,同時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美,發展對美的豐富感受性。
(3)培養幼兒的審美想像和創造
幼兒在感受美的基礎上,在情感的驅動下,會產生表現美的欲望和行動,幼兒表現美的核心是幼兒的想像和創造,即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帶著自己的特點,表現自己對美的獨特體驗和理解,創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想法。幼兒的這種想像和創造需要積累多種經驗,需要自由的學習環境,需要通過繪畫、唱歌、舞蹈、語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發展一定的能力和技能才能實現。因此,營造一個寬松的氣氛讓幼兒能自由地想像、創造,提供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幼兒能開闊眼界,獲得豐富的刺激,創設幼兒能充分顯示自己創造能力的機會和條件等等,都是美育的重要內容。
9.簡述幼兒教育中,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相互關系。
答∶體、智、德、美四育具有各自不同的價值,不能相互取代。并且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各育的相互關系體現在以下方面∶
(1)兒童體、智、德,美四育各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獨特的作用
?、袤w育是為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技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②智育旨在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際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
?、鄣掠桥囵B兒童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論述題
1.試述幼兒德育實施的途徑及應注意的問題。
答∶幼兒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階段,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對幼兒實施的品德教育。實施幼兒德育的途徑和應注意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幼兒德育的途徑
①日常生活是實施幼兒德育最基本的途徑。日常生活對幼兒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響,并且為幼兒提供了行為練習與實踐的機會。幼兒德育應貫穿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日生活中,在與同伴、成人交往的過程中,幼兒不斷了解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定的行為準則,并且進行各種行為練習,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為品質。
?、趯iT的德育活動是實施幼兒德育的有效手段。專門的德育活動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與年齡班德育的內容與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行為表現,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德育活動,也就是為實現某項德育內容而組織的教育活動。專門性的德育活動可以集體進行,也可以分組、個別進行;活動內容應以幼兒周圍熟悉的現象或他們生活中的事例為主;多采用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活動時間長短依內容而定,可以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時間內進行;活動應當盡可能利用游戲的形式進行。
?、劾糜螒蚺囵B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由于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游戲中反映了幼兒的現實生活,反映了人們道德行為準則、人際關系、情感等等,所以教師利用游戲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很容易被幼兒接受。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自發地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實踐一定的社會行為,體驗一定的社會情感,對幼兒社會性發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難以替代的效果。
(2)實施幼兒德育應注意的問題
①熱愛與尊重幼兒。對幼兒進行德育,首先要熱愛與尊重幼兒。愛幼兒是向幼兒進行德育的前提,是使幼兒身心健全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必要的環境因素。教師對幼兒的熱愛不僅基于感情,也基于一種社會責任。教師只有愛每一個幼兒,了解、關心、體貼幼兒,對所有的幼兒一視同仁,特別是不歧視那些有缺點或接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才能使幼兒獲得一個道德成長的良好環境。尊重幼兒首先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自尊心;其次,必須尊重幼兒的主體性。
?、谧駨牡掠囊幝蓪嵤┑掠H说拿恳环N品德都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四要素構成。在幼兒的品德形成過程中,四要素的發展不是同步的,幼兒的道德認識、道德意志等發展較差,因此,幼兒德育必須從情感人手,重點放在道德行為的形成上。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必須從培養幼兒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對周圍生活的愛人手,由近及遠,逐步擴大范圍。
第二,直觀、形象,切忌說教,切忌空談。由于幼兒思維能力的局限,德育必須直觀、形象、具體,才容易為幼兒所理解和接受。
第三,注意個別差異。幼兒在個性品質的發展上存在著個別差異,因此德育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以保證每個幼兒的個性健康發展。
?、壑匾曋笇в變盒袨榈募记伞S心康牡馗淖冇變旱男袨槭怯變旱掠闹匾蝿?。它不僅需要教師的熱情,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常用的技巧主要有∶
第一,強化行為的技巧。強化有利于形成、鞏固幼兒正確的行為。教師對幼兒正確行為的表揚肯定、贊許鼓勵和對消極行為的批評、懲罰等都是強化。
第二,預估行為的技巧。預先估計到幼兒行為的發生而提前干預,有利于激發幼兒的積極行為、避免消極行為。
第三,轉移行為的技巧。轉移是指把幼兒的注意力從當前的活動轉到另一項活動上去,以引導幼兒行為向積極方向發展。
第四,讓幼兒理解行為后果的技巧。幼兒的一些錯誤行為是因為不能預見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不理解規則而造成的。因此,要讓幼兒改變行為,巧妙地讓他們看到自己行為造成了什么影響,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2.試述幼兒美育實施的途徑及應注意的問題。
答∶幼兒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據幼兒身心特點,利用美的事物和豐富的審美活動來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實施幼兒美育的途徑和應注意的問題分別為∶
(1)幼兒美育的途徑
①藝術教育是幼兒美育的主要途徑。藝術是人類審美實踐的集中體現,所以,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幼兒園的藝術教育主要通過音樂活動、繪畫活動、手工制作、文學作品欣賞、表演活動等來實施。在這些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聽覺、視覺、觸覺、身體感覺等的綜合審美感知,讓幼兒被歌曲、旋律、舞蹈、繪畫、工藝品、詩歌、童話、故事等等所感染,產生隋感體驗,并激起幼兒用節奏、用色彩、用線條、用形體等來表達美、創造美的欲望和行動。
②幼兒的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徑。美育的實施不應僅僅局限在藝術活動方面,日常生活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極好機會。幼兒最初的美感是從日常生活開始的,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幼兒最接近、最熟悉、最容易感知的。因此,幼兒審美教育應當貫穿在幼兒的整個生活中,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結合在一起,應注意引導幼兒發現、認識周圍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物的美。
③大自然、大社會是幼兒美育的廣闊天地。自然界是幼兒美育內容的天然寶庫。它為幼兒提供的審美對象是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自然界的美是真實的美,它具體、直觀、生動形象,很容易為幼兒所感知。引導幼兒觀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幼兒美育的重要途徑。
(2)實施幼兒美育應注意的問題
?、儆變簣@美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幼兒園美育的目的是培養每一個幼兒美的情感、美的心靈,促進每一個幼兒人格的健全發展,而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不是為了培養極少數藝術小天才。當然,由于幼兒在藝術天賦上的個別差異,有的幼兒的某些藝術潛能需要早期培養,但這不應當以犧牲其他幼兒應有的發展為代價。在美育中必須貫徹面向全體,注意個別差異的原則。
②重視通過美育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幼兒美育應當著眼于引導幼兒人格向積極方面發展,特別是幼兒情感的發展,這本來也是美育最重要的一種價值。但是長期以來,美育受重理智、輕隋感的傾向影響,出現了許多錯誤偏向。
③重視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美育中幼兒表現美的靈魂是幼兒的自由想像和創造,而絕不僅僅是依樣畫葫蘆似地模仿。培養幼兒藝術創造的主動性是美育的重要目標。為此,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必須克服過分強調表現技能、技巧的偏向;在教師的指導方法上,必須注意啟發式而非命令式,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

(2)后天的環境條件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不能離開一定的時空條件,即環境。人和其他生物不同,人所處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經過人改造的自然環境。另外,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征和品質也是在與人們的交往以及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和形成的。環境對學前兒童的發展,比其他年齡階段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3)教育
與遺傳、環境比較起來,教育在兒童身心發展過程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因為教育是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采用特定的內容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引導兒童進行各種活動的過程。通過教育可以發揚優良的遺傳素質,使遺傳所提供的某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并影響和改造不良的遺傳素質。托兒所、幼兒園向學前兒童進行有目的、有系統的教育,并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積極地影響兒童,從而為兒童終身發展提供良好的開端。
4.試述小班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答∶我國幼兒園小班幼兒年齡一般為3~4周歲,就總體而言,小班幼兒在身心發展上具有以下特點∶
(1)動作迅速發展
邁人3歲這個年齡階段,幼兒身體組織結構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強,幼兒的動作有了較大的進展,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攀登等動作技能,并在各種各樣的體育游戲活動中發展起運動能力,學會了更為復雜的動作技能。但是小班幼兒動作仍然不夠協調和平穩,大肌肉動作比控制手指小肌肉發育更早些。
(2)幼兒對教師有很強烈的依戀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師的贊賞和認可教師要盡可能地公平關注和對待每一個幼兒。在給予某個小朋友表揚、獎勵時,要堅持一致的標準。教師不可總是偏愛某個幼兒而經常性地給予公開贊賞,會給其他幼兒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傷害。
(3)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
3歲前幼兒的思維主要是直覺行動思維階段,思維和動作行為緊密聯系,一旦動作停止或轉移,思維活動也隨之而停止或轉移。他們在認知過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緒的支配,無意記憶占優勢,常常在無意之中記住一些事物,而有意記憶的內容反而記不住。
(4)行動容易受情緒支配
幼兒期是情緒情感十分豐富的階段。在多種分化的情緒基礎上,幼兒期出現了一些高級情感,如同情心,羞愧感等,這些情感的產生和發展成為幼兒社會性行為產生發展的內部動力和催化劑,但總的來說,幼兒高級情感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教育者不斷引導和培養。
(5)喜歡模仿,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
小班的幼兒十分喜歡模仿父母、教師等親近的人,因此在幼兒面前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6)開始關注同伴,社會性得到初步發展
幼兒園的生活范圍擴大了,環境比家庭里豐富,他們開始接觸更多的成人以及小伙伴,看到更多新鮮事物,獨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比較喜歡獨自游戲,對外部動作感興趣。
(7)語言發展快,愛說話
幼兒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因而主動表達的欲望很強,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發音仍然不夠準確,詞匯比較貧乏,說話不夠完整。這個時期的幼兒喜歡聽成人講簡短的童話、故事和兒歌,并能記住它們的內容。
(8)感知覺發展迅速,觀察力有待發展
小班幼兒是感知覺迅速發展的時期,通過五官與周圍環境相接觸,并獲得感性經驗。但其觀察力還很弱,觀察事物時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的、明顯突出的特征,不太注意事物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也不善于從整個事物中發現內在的聯系,隨著兒童思維能力的增強,觀察的概括性將不斷增長。
最新資訊
- 來練手!25下幼兒教師資格證筆試綜合素質文化素養3類經典考題,做完漲分2025-08-22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練習題真題2025-08-20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2025-08-19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一日一練(8月14日)2025-08-14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2025-08-05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練習(含答案及解析)2025-08-04
- 筆試備考,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練習2025-07-30
- 打卡!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每日一練2025-07-30
- 2025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模擬題每日一練2025-07-28
- 2025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型(保教知識與能力),快來做題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