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心理學筆記(第八章)


第一節 個性的概述
識記:
1、個性:是個體在物質活動和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穩定的心理特征系統。
2、個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3、個性的特征:個性的穩定性、個性的整體性、個性的社會性、個性的個別性。
4、個性的結構:個性傾向性系統(需要、興趣、志向、世界觀);自我意識系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個性心理特征系統(能力、氣質、性格)。
第二節 小學兒童的個性傾向性
識記:
1、需要是人們在個體或社會生活中欠缺某種東西,并力求獲得滿足的一種心理傾向。
2、根據需要的產生和起源,把需要分為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根據需要對象的性質,把需要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3、研究小學兒童需要發展時,一般將需要分為四種:活動需要、認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4、動機是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部心理過程或心理動力。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動機是需要的具體表現形式。
5、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某種事物,力求認識參與某種活動,并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
6、根據興趣的起因,把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根據興趣的持久性,把興趣分為短暫的興趣和穩定的興趣。
領會: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層:第一層 生理的需要,第二層 安全的需要,第三層 歸屬和愛的需要,第四層 尊重的需要,第五層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五種層次的需要是逐級實現的,必須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滿足后,較高層次的需要才會產生。
2、小學兒童需要的發展的狀況
小學兒童需要的發展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具有多角度、多層次的統一體,各類需要層次的強度趨向是在不斷變化發展,其總趨勢是由低向高發展的。
(1)小學兒童活動需要的發展。小學兒童活動需要的發展包括游戲活動需要和活
動需要。在整個小學階段,小學兒童有著強烈的活動需要。他們開始注重活動的結果,更喜歡對抗性、競爭性的活動,并對智力活動也日益感興趣。小學兒童對活動的強烈需要,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固有特點。
(2)小學兒童認識需要的發展。認識需要是小學兒童的主導需要。小學兒童認識
需要的發展表現為由低向高發展趨勢。小學兒童認識需要的內容是變化的。
(3)小學兒童交往需要的發展。交往需要是一種最基本的社會需要。小學兒童交往需要向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發展。與教師交往需要的發展,是幼兒期與父母交往需要的延續;與同學之間交往需要,在小學階段日益強烈。
(4)小學兒童成就需要的發展。成就需要是一種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盡好盡快解決某一難題的需要。小學兒童成就需要主要表現在學業范圍內。小學兒童入學的最初幾年對于成就需要的發展尤為重要。其發展表現為:A、兒童的期望變得更加現實。B、兒童越來越多的使用社會比較了評價自己的成績。C、隨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抱負水平有所提高。D、兒童對學業失敗的焦慮。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