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


知識點:教師資格考試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
桑代克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采用實證主義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走向了科學化的道路,是科學教育心理學的開創者,是第一個系統論述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被稱為“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
桑代克把人和動物的學習定義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認為這種聯結的形成是通過盲目的嘗試一逐步減少錯誤—再嘗試這樣一個往復的過程習得的。他的這一觀點是建立在小貓“迷箱”的動物實驗基礎上的。
1.桑代克的經典實驗
桑代克是最早用動物實驗來研究學習規律的心理學家。他把一只饑餓的小貓放入迷箱中,箱外放置食物,箱中有一個可以打開門的裝置。然后詳細記錄小貓在箱中的反應。開始,貓在箱中亂抓、亂咬、亂跑,企圖逃離箱子吃到食物,在偶然中碰到了打開箱子門的裝置,吃到了食物。之后再次將其關在箱中,進行下一輪嘗試。如此重復多次,結果發現,小貓逃離迷箱的速度越來越快,無效動作逐漸被排除,直至最后直接觸動開門裝置逃離迷箱。
據此,桑代克認為,初次進入迷箱時,動物的活動不是根據對箱子性質的理解,而是依據某種一般的沖動行事,隨著錯誤反應的逐漸減少,正確反應的逐漸鞏固,最終形成穩定的刺激一反應聯結。
2.嘗試—錯誤的基本規律
桑代克根據其實驗提出了三條主要的聯結學習規律:效果律、練習律、準備律。
(1)效果律
所謂效果律是指,在試誤過程中,保持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若學習者對某一特定的刺激作出反應后能獲得滿意的結果,那么反應與這一特定的刺激之間的聯結便會增強;若得到煩惱的結果,這種聯結便會削弱。也就是說,滿意的結果會促使個體趨向和維持某一行為,而煩惱的結果會使個體逃避和放棄某一行為。
(2)練習律
在試誤的過程中,任何刺激與反應的聯結,一經練習運用,其聯結的力量就會逐漸增大;而如果不運用,則聯結的力量會逐漸減弱。也就是說,對于已經形成的某種情境與某種反應的聯結,正確的重復會增強這一聯結。
(3)準備律
在試誤過程中,當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結時,事前有一種準備狀態,這種準備狀態實現則感到滿意,否則煩惱;反之,當這一聯結不準備實現時,實現則感到煩惱。也就是說,學習者在進入某種情境時所具有的預備性反應傾向會影響到某種反應的學習。
3.嘗試一錯誤說的教育意義
桑代克的嘗試一錯誤理論雖然是從動物實驗推導出來的,但對于人類學習和學生學習仍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根據中學生的學習特點,這一理論特別強調“做中學”,即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習有關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具體而言,對教育有以下指導意義:
(1)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犯錯誤,并鼓勵學生多嘗試,從錯誤中學習,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會更牢固。
(2)在識記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努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得到自我滿足的積極結果,防止一無所獲得到消極的后果。(效果律)
(3)在學習過程中,應加強合理的練習,并注意學習結束后不時地進行練習。(練習律)
(4)任何學習都應該在學生有準備的狀態下進行,不能經常搞“突然襲擊”。(準備律)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以上內容是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為您整理的2019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點擊下面按鈕免費下載更多精品備考資料。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