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每日一練27


1.孔子將“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功課教給學生,這是我國( )的雛形。
A.活動課程 B.學科課程 C.綜合課程 D.結構課程
2.將課程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是從下列哪一種角度來進行劃分的?( )。
A.從課程功能的角度B.從教育階段的作用C.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D.從課程核心組織角度
3.提出“教育即生活”, “學校即社會”, “從做中學”等口號的現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
A.盧梭 B.洛克 C.杜威 D.赫爾巴特
4.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到的結果一致性較高,說明該測驗的( )較高。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5.《學記》中提出的“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的主張對應的教學原則應是( )。
A.因材施教原則B.循序漸進原則C.鞏固性原則D.啟發性原則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六藝是我國學科課程的雛形。學科課程又稱分科課程,以人類對知識經驗的科學分類為基礎,從不同的分支學科中選取一定的內容來構成對應的學科。“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功課正是這種學科課程的雛形。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課程類型。按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將課程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國家課程是由國家統一組織開發并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地方課程由地方自主開發實施,學校課程是由學校根據本校實際自主開發并在本校實施。
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實用主義教育學家杜威的代表性觀點。“教育即生活”, “學校即社會”, “從做中學”等口號都是杜威的經典觀念。
4、答案:A。【解析】測驗的信度又稱可靠程度,或一致性程度,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到的結果一致性較高;而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測出測驗者想要的結果的程度,又稱有效性。
5、答案:B。【解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出自《學記》,意思是說:教師雜亂地施教,學生不按順序學習,會使學生頭腦混亂不知所措。這體現出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不能雜亂施教,不能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施教。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為您整理,更多海量資源盡在環球網校。考生亦或登錄教師資格論壇,與廣大考友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每日一練:2025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題練習2025-02-18
- 2025上半年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試題每日一練2025-02-05
- 2025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題目練習(筆試)2025-02-04
- 8.30一日一練:202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練習2024-08-30
- 202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練習8月29日一日一練2024-08-29
- 202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練習題每日一練:8月27日2024-08-27
- 202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的配套練習資料8月23日每日一練2024-08-23
- 8月22日:202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模擬試題每日一練2024-08-22
- 2024教資考試試題每日一練(8月21日)2024-08-21
- 202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一日一練(8月20日)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