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真題: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摘要】小編及時發布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各位考生朋友考后可過來估分、對答案喲!
選擇題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B、特爾巴特C、贊可夫D、布魯納
2、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為一切人一切社會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長和社會生活的延續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手段。這表明教育具有()。
A、階級性B、歷史性C、永恒性D、平等性
3、社會成員經由教育的培養,刷選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會區域、社會層次、職業崗位以及科層組織之間轉化和調動。這種教育功能是()
A社會流動性功能B、文化傳遞功能C、社會改造功能D、人口控制功能
4、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于1762年發表了小說體的教育名著,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國》B《巨人傳》C《教育論》D《愛彌兒》
不同時期、地域、民族和階層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習性,無不打上歷史、地域、民族和階層的烙印,表現出很大的差別,這種現象表明的影響人發展的因素是()
A遺傳素質B、社會環境C、教育影響D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決定教育目的的性質、方向和內涵的因素是()
A、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特點B、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產力水平和政治經濟制度D、文化傳統和教育傳統
7、李老師再教育過程中,深入了解學生,針對學生不同的發展水平、興趣、愛好和特長,引導學生揚長避短,發展個性,不斷促進學生的自由發展。李老師的這種做法適應了人身心發展的哪一特點?()
A、順序性B、階段性C、連續性D、差異性
8、像任何事物的發展一樣,學生品德的發展也是由其內部矛盾推動的。學生品德發展的內部矛盾是()。
A、社會道德要求與學生現有品德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B、學習德育要求與學生現有品德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C、學生品德發展的社會要求與學校德育要求之間的矛盾
D、學生品德發展的新需要與其現有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9、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區別于人類一般認識的特點是()
A、主動性、閱讀性和引導性
B、探索性、間接性和引導性
C、間接性、引導性和簡潔性
D、間接性、引導性和復雜性
10、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我國普通高中階段的課程設置方式是()
A、以分科課程為主B、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
C、以綜合課程為主D、活動課程和學科課程結合
11在一定課程理論指導下,依據培養目標和課程方案,以綱要形式編制的關于教學科目內容,教學實施建議以及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指導性文件是()
A、課程計劃B、課程標準
C、教學方案D、教學指南
12、在某個時期內,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個時期,同樣的刺激則景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這個時期稱為()
A、關鍵期B、發展期C、轉折期D、潛伏期
13、圖1是由三個扇形和三條折線組成,但是人們會把它知覺為兩個三角形和三個圓形,其反映的知覺特性是()
A、整體性
B、選擇性
C、穩定性
D、恒常性
14、按照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12-18歲個體心理發展的主要任務是()
A、強化自我主動性B、培養勤奮感
C、建立自我同一性D、獲得親密感
15、下列教師課堂行為中,體現教師正確運用無意注意規律的是()
A、對教學重點在語音、語調上予以強調
B、發現個別學生上課走神時,立即點名批評
C、講課前公布學生成
D、用彩色粉筆把黑板邊緣裝飾得格外醒目
16、地理老師教學生記憶“乞力馬扎羅山”時,為方便學生記憶,將之戲稱為“騎著馬打著鑼”。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A、復述策略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D、元認知策略
17、英語老師先教學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單詞,再教羊肉、牛肉、胡蘿卜、辣椒、西紅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單詞,并要求學生把后者納入到前者的類別中。這種知識學習屬于()。
A、下為學習B、上位學習
C、組合學習D、并列學習
18、當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許久的難題時,小明感到無比興奮、激動。心理學將小明此時的情感體驗稱為()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幸福感
19、小東每次鎖門離家后,明知已鎖過門,但總是懷疑門沒有鎖上,非要返回檢查才安心。他的這種表現屬于()
A、強迫恐懼B、強迫焦慮C、強迫觀念、D、強迫行為
20、在小組討論中,關于什么是道德行為培養的關鍵,同學們有下列四種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A、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B、形成良好的道德環境
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D、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21、教師在課堂上提問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時,通常會不由自主地將眼光停留在那些優秀的學生身上。這種現象反映的是()
A、從眾效應B、木桶效應
C、期待效應D、投射效應
二、辨析題(本人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德育的起點是提高道德認識。
23、教學具有教育性。
24、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條件是想象。
25、負強化和懲罰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領域。
27、簡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
28、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
29、簡述態度與品德形成的三階段及其主要內容。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
某市教育局最近出臺一項改革措施,審查義務教育學校的力學效益,對效益高的學校實行傾斜政策,加大投資的力度。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學生學業成績、升學率等為主要指標評價體系,然后依據這一指標體系,由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評估老師和學校三方組成評估小組,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
政府出面對這些學校加大投資力度,以確保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據市教育局有關人士稱,這項措施的出臺將改變以往那種重點學校“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局面,因為評估的結果很有可能表明,重點學校不一定等于高效益的學校,一般學校也并不一定等效益低的學校。
問題:
試運用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理念和政策,評論該市教育局的這項改革措施。(18分)
31、材料
賈德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實驗,是學習遷移研究的經典實驗之一,他將被試分
成兩組,要他們陳練習用標槍投中水下的靶子。實驗前,對一組講授了光學折射原理,另一組靶子置于水下1、2英尺處。結果,講授過和未講授過折有被試都必須學會運用標槍,理論的說明不能替代練習。
當把水下1、2英尺處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尺處時,兩組的差異就明顯地表現出來:未講授折射原理一組的被試不能運用水下1、2英尺處的投擲經驗以人改進把子位于水下被試,則能迅速適應水下4英尺處的學習情境,學得快、投得準
(1)賈德在該實驗基礎上,提出了何種學習遷移理論?(4分)
(2)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什么?(4分)
(3)依據該理論,產生學習遷移的關鍵是什么?(5分)
(4)該理論對教學的主要啟示是什么?(5分)
智能題庫免費下載:

編輯推薦:
2017下半年中小學、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最新資訊
- 25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一二真題答案下載地址,11月7日開始查成績2025-09-1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真題在哪里下載?查分時間是哪天?2025-09-19
- 11月7日起查分,25年下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真題下載地址2025-09-19
- 2025年幼兒教資真題及答案更新,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5年下半年教資考試真題在哪里找?什么時候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幼兒園綜合素質教師資格證真題解析已更新,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真題及答案已整理完整版,查分時間已定,速看2025-09-18
- 25下半年小學教資綜合素質考試真題整理更新,記得11月7日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筆試結束已更新教師資格證科目一科目二真題,記得查分2025-09-18
- 25下半年筆試結束,中級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真題整理更新,成績11月7日開始查詢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