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復習:教育目的的概念


環球網校訊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為小學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本文即為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2015年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復習:教育的本質及功能,請認真閱讀。
點擊查看:2015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一章復習要點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教育目的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養出的人的身心素質做出規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識、智力、品德、審美、體質諸方面的發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種個性結構。二是就教育所要培養出的人的社會價值作出規定,即指明這種人符合什么社會的需要或為什么階級的利益服務。其中關于身心素質的規定是教育目的結構的核心部分。
教育目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教育培養人才的總的要求。
練習題:
【單項選擇題】國家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的總要求,就是( )。
A.教學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養目標
D.教學目標
答案:B
(二)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從事教育活動的主體依據自身的需要對教育價值作出選擇時所持的一種傾向。在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上,爭論最多影響最大也最根本性的問題,是教育活動究竟是注重于個人個性的發展還是注重于社會的需要。在教育史上,有所謂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
個人本位論者主張提出教育目的應當從受教育者的本性出發,而不是從社會出發;他們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人,充分發展受教育者的個性,增進受教育者的個人價值;在他們看來.個人價值高于社會價值,社會只有在有助于個人的發展時才有價值,評價教育的價值也應當以其對個人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來衡量。
社會本位論者則相反。他們主張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個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發展必須服從社會需要:他們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符合社會準則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會化。保證社會生活的穩定與延續;在他們看來,社會價值高于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展依賴并從屬于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只能以其對社會的效益來衡量。
練習題
【單項選擇題】教育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論主要有( )
A.社會本位論和個人本位論
B.個人本位論和教育無目的論
C.教育無目的論和二因素論
D.二因素論和社會本位論
【答案】A。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論壇,我們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2025-09-02
- 20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綜合素質分析題-學生觀2025-09-02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簡答題,務必收藏!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重點:法律法規16分原來這么好拿!一文分清責任歸屬2025-08-29
- 2025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二重點考點:一文速記“三大定律”2025-08-29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資料,這些務必背誦2025-08-28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必考的4個考點,4個口訣拿下44分2025-08-28
- 25下小學教師資格證科目二資料:影響身心發展的因素2025-08-27
- 25下教師資格證小學科目二內容:三大直觀手段2025-08-27
- 202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試內容:需要背的12個考點2025-08-27